今年以来,崇左紧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日前,记者走进广西南国铜业有限责任公司看到,在电解工段,智能化机器设备高速运作,随着多功能行车缓缓转动,排板、装槽、电解,一块块阴极铜最终形成。作为崇左投资额最大的工业项目,南国铜业铜冶炼项目采用目前世界先进的电解工艺,2024年产值达381.04亿元。
“目前,公司生产线大部分实现了自动化,比如RGV无人轨道小车、无人地磅、产品智能仓库、尾渣自动装车等装备,通过自动化、智能化赋能,提高生产率。”广西南国铜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施贵添表示,下一步,南国铜业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和设备升级改造,推动生产线向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
而泰山石膏(崇左)有限公司则就地取材生产制造“泰山”牌系列纸面石膏板,并以项目产生的副产品磷石膏为原料,不断延伸拉长产业链,打造绿色循环经济。该公司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智能化程度已达90%,中控室可全面掌握生产流程和设备运行状态,并精准调控所有工艺环节。
聚焦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崇左临空经济协同区积极融入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崇左片区建设,推动大数据与工业融合,加快重点企业智能改造。目前,园区拥有自治区科技企业孵化器2个,自治区级以上研发机构3个,4家企业入选2024年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项目。
崇左积极抢抓人工智能发展机遇,聚力夯实数字基础设施、提升政务服务数字化能力和壮大数字经济产业规模,以“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新动能。截至目前,崇左已建成广西智能制造标杆企业1家,广西智能工厂示范企业16家,数字化车间16家,东亚糖业、祥盛家居等2家企业智能制造场景获批列入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围绕“智慧农业”,崇左积极拓展人工智能、数据、低空经济等新兴技术应用场景,打造甘蔗“智慧农场”建设项目和实施甘蔗“数字农场”。各级融媒体中心积极接入DeepSeek大型模型,全流程AI赋能新闻生产;“AI+政务”模式在政务服务管理工作、12345政府服务热线、公文写作三大领域实现场景应用等。
下一步,崇左将通过完善人工智能学科布局,建设人工智能众创空间,拓展“人工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糖产业”等应用场景,引入人工智能专业化人才,开展人工智能培训和科普活动等强有力举措,积极主动拥抱人工智能,培育壮大工业、农业等新质生产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记者 黄云霞 马乃鹏 易菁 通讯员 莫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