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西要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要增强内外联动,构建更有活力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融通四海,畅联天下,广西加快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广西台数字人记者 阳映:广西2024年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的亮点有哪些?DeepSeek推荐的第一个硬核亮点就是西部陆海新通道。我现在来到了连续9年稳坐全国港口铁路货物到发量前三把交椅的防城港码头铁路场站,我旁边这个“货运新引擎”才“上岗”两个多月,就把调车编组作业效率和拖运量整体提升了20%。】
2024年,防城港码头率先在国内港口行业实现了大型数字化散货中心堆场、铁路智慧调度中心等智慧港口建设新场景,完成了从传统码头向智能港口的“华丽转身”。
近年来,北部湾港集团加速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场景化应用,在港口、物流、工业、船闸调度及办公等方面实施数字化改造,全面提升海铁多式联运效能与自动化水平。当前,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已率先部署DeepSeek-R1智能模型,构建港口智能运维知识库,加速推进“人工智能+西部陆海新通道+门户枢纽港”战略部署。
【记者 阳映:智能调度、货如轮转,广西不断织密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不仅为广西、全国、东盟甚至全球的经贸往来装上了“加速器”,更让跨区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的协作越来越顺畅。大家看我身边的这一卷卷卡纸,它们的原材料上周还在越南、泰国、印尼的森林里,现在已经在钦州完成了加工,下周它们即将出现在全国各地以及泰国、越南、韩国、阿联酋等国家的印刷厂里了。】
在钦州,广西金桂浆纸业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物流网络优势,借助RCEP的区域累积原产地规则,从东盟国家进口木浆、淀粉、木片等原材料,在钦州落地加工后卖向全球市场。
随着中国与东盟产业互补性持续加强,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广西与东盟间开启“双向奔赴”,越来越多的“广西制造”成功打入东盟等国际市场。在中马钦州产业园区,跨国多栖企业正加速聚集。
当前,广西已形成“东盟原材料+广西制造+全球市场”“大湾区研发设计+广西制造+东盟组装及市场”等一批特色跨区域产业链合作模式。2024年,沿边临港产业园区和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在建项目投资超万亿元,建设跨境跨区域产业链项目146个。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