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二月,三江口河畔的树木抽出新绿。来宾市象州县工业园区内机器轰鸣,“庆祝2024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元”的红色横幅在风中猎猎作响。
2月18日,在广西下田锰矿有限责任公司新落成的运输专线旁,副总经理覃涛望着鱼贯而入的货车感慨万千。去年7月,贺巴高速引线通车本应是喜讯,却让下田锰矿的司机们犯了难——新引线横贯厂区进厂道路,形成高差。货车需先爬陡坡横穿引线,再下陡坡进厂区。
覃涛向记者讲述当时的困难:雨天路面车辆打滑、坡顶存在较大视野盲区、后方车辆排起两公里长龙……不久后,县领导走访时将问题列入清单,交通部门协调建设方开展百日攻坚,建成200米的专用通道。
穿过连片标准化厂房,广西德利源木业有限公司车间里木香萦绕。这家通过“腾笼换鸟”机制入驻的企业,在新盘活的8000平方米厂房中焕发新生。“省下前期基建投入,从入驻到投产仅用四个月。目前每月的产值有200多万元。”总经理周海富的话语里满是获得感。象州创新的“收储—改造—招商”全链条服务,去年已盘活闲置用地3.99万平方米,引进企业12家,让闲置厂房变身新经济孵化器。
园区管委会走廊里,桂三味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代华的脚步声格外清脆。“那天是正月十六,当时冷汗顺着脊梁往下淌。”陈代华摸着后颈苦笑着说,公司新入驻象州工业园区,他们投资建设的年产1万台智能螺蛳粉售卖机和年产1万台螺蛳粉地摊车项目准备开建,才发现场地没通水电。园区立刻启动应急机制,供水公司当日完成报装,协调周边企业共享变压器……问题被逐一解决。
这样的服务速度已形成制度。象州县分级分类服务监测企业《2024年问题清单》,构建起“提出—交办—跟踪—销号”的完整链条。
这种“与时间抢跑”的高效服务催生发展加速度:锦象水泥船舶过闸时间缩短20天;协助飞南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办理许可证,推动公司实现产值15.5亿元,同比增长383.5%;三江口森林工业城年产值突破15亿元、志光家具(象州)公司日产1500件产品;全县“桂惠贷”投放29.18亿元,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增长172%,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3%,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31.4%。
如今,象州县工业园区内,既有雅居乐百亿级产业园构建的产业生态圈,也有德利源木业等中小企业组成的“蚂蚁雄兵”,纺织印染、木材加工、新材料三大产业集群拔节生长,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生动局面。
这背后有29个“移动服务站”的功劳,即县领导带领29个工作组常态化走访企业,将服务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出击”。从“项目等地”到“地等项目”,从“企业找政策”到“政策找企业”,春天里的象州,正以“赶”的姿态奔跑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当春风掠过厂房,机器的轰鸣声里正激荡着新一年的奋进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