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铝基新材料集团箔轧车间,技术人员操作设备完成铝箔生产。韦静 摄
春节临近,南宁产投铝基新材料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铝基新材料集团)的箔轧车间里,一台台箔轧机高速运转,100多名工人有序操作。经过多道精密的加工工序,一批批“瘦身”完毕的电池铝箔顺利下线,随后将发往全国各地的新能源汽车电池下游企业。
“公司2025年的订单充足,为了全力以赴抓生产、赶订单,我们铝箔事业部党支部成立了党员攻坚队,在设备调试、工艺优化等工作中冲锋在前、靠前发力,以‘党员+技术骨干’领衔技术攻关,推动南宁产投铝基新材料集团年产20万吨新能源电池铝箔技改项目二期提前实现投产运营,目前已有3台箔轧机投产,第4台箔轧机正在加紧调试。”该公司铝箔事业二部箔轧车间主任凌志华干劲满满地说,“春节期间车间不停工不停产,我们力争尽快完成工作任务。随着产能的进一步释放,将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如今,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对高性能电池材料的需求日益旺盛。电池铝箔作为构成动力电池的关键材料,其品质和性能至关重要。“产品做得这么薄,难吗?”记者问。
“电池铝箔经过多次‘瘦身’后,每片厚度‘薄如蝉翼’,这对原材料品质、生产技术、设备工艺、产品表面控制水平要求极高。”正举着频闪仪对产品表面质量进行检查的轧机主操班长蒋真道出了藏在铝箔里的创新“秘诀”,“我们引进新的轧制工艺,有效提高了产品质量、改善了性能、降低了断带率,成品率显著提升。”
“从目前生产情况看,经过调试后的箔轧机拥有目前国内最快的轧制速度,无论是产量还是品质都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凌志华满意地说。
产品好不好,市场说了算。2024年,铝基新材料集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实现了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双增长”,同比增长均超过100%,“拳头产品”高端动力电池铝箔已稳定供应多家头部电池企业。
新年新气象。目前,这家铝精深加工企业正加紧调试新设备,加快释放电池铝箔技改项目(二期)优势产能,并通过技术攻关和设备技改,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确保企业电池壳、热轧卷及其他产品销售量2025年创历史新高,快步跑进更为广阔的新能源产业“新赛道”。
“我们不断练好‘内功’,在深耕产业链布局、推进项目建设、做好管理提升及创新融合等方面持续发力,组建铝基新材料集团研究院,2025年预计还将加大研发费用投入,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铝基新材料集团常务副总经理卢锦旭告诉记者,公司还将借助南宁面向东盟的区位优势,完善产业配套,进一步拓宽东南亚市场,推动更多本土产品“出海”,走向更广阔的海外市场。
(记者 韦静 通讯员 张建伟)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