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商玉工回归激发发展效能。图为日新月异的玉林城区。
玉林福绵机场。
南珠高铁玉林北站。
玉林海港码头。
2024年“鬱上英才 创就玉林”玉林市创业就业大型招聘会活动现场。钟勇/摄
玉林龙潭产业园区一角。
玉商回归产业园玉州健康食品产业分园。 钟勇/摄
玉商回归产业园北流高端金属制品分园。 钟勇/摄
玉林城区航拍。
向海图强,临港产业蓄势腾飞。图为玉林龙潭产业园区入园企业柳钢中金车间。 陈伟强/摄
玉林装备制造产业向数字化迈进。图为玉柴智能生产车间。 温正华/摄
玉林新材料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图为广西华创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工人在检验铜箔。
玉林绿色食品前景可期。图为广西九盛农业有限公司生产场景。
玉林香料医药健康产业大有可为。图为第二届香博会现场。
玉林纺织服装产业久负盛名。图为广西百盛纺织有限公司忙碌的生产车间。 张翔/摄
玉林,风华正茂、机遇叠加。
玉商,衣锦还乡、回报桑梓。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构建跨行政区合作发展新机制,深化东中西部产业协作。
为加快把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场景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胜势,去年8月,玉林启动玉商玉工回归工作。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引进玉商回归项目536个,总投资1121.99亿元,成功跨越千亿元大关,带动玉工回归5.86万人,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双促进、双提升。
这不仅是令人瞩目的几个数字,也是玉商看好家乡、向往家乡、建设家乡的赤诚之心,更是玉林在建设“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上带好头的生动实践。
一年多来,玉林把推动玉商玉工回归作为全市“一号工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动玉商产业回归、项目回迁、资金回流、技术回乡、智力回哺,实现万家团圆、安居乐业、家庭和睦、社会和谐,蹚出一条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双促进的新路子。
开放发展:顶格推进玉商玉工回归
走活高质量发展这盘棋,棋眼就在扩大开放上。
玉林地处桂东南,毗邻粤港澳,前临北部湾,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是粤港澳大湾区和北部湾经济区“两湾”联动发展的重要支点,是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物流节点城市。
如何加快将区位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胜势?
玉林市委、市政府发出总动员令,出台《全力推进玉商回归 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工作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设立市县两级玉商回归工作专班,系统推出强化要素支持等十大举措,突出新质发展上接续发力。围绕该市“1158”目标任务体系,该市抢抓东部产业转移机遇,聚焦装备制造、新材料、香料医药健康、绿色食品、纺织服装等主导产业,持续深化与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区的产业对接合作,顶格推进支持玉商回归。同时,以市本级三大园区和下辖的7个县(市、区)推动“十虎竞玉林”,对标粤港澳大湾区工业园区建设标准,规划28个玉商产业园,目前已开工建设25个,全力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我们将为大家提供最高礼遇、最好政策、最优环境,实现合作共赢,共创美好未来。”玉林市委书记王琛表示。
坚持高位统筹推进。该市主要领导带队赴上海、江苏、广东、四川、重庆等地,开展考察招商、招才引智等工作。召开回归玉商玉工及眷属中秋恳谈会,进一步增强玉商玉工的归属感、认同感。同时,组织全国知名专家学者,召开玉商玉工回归座谈会,从更宽视野更深层次研究推动玉商玉工回归。
打造最优营商环境。严格落实重大项目市领导“周协调机制”和重大项目“双进度”调度、红绿灯管理机制,推行整链式要素保障模式,实施产业链供地、整链式代建厂房等服务,全面提升项目建设和发展生产的综合效率。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持续打响“玉事好办”营商环境品牌,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玉商玉工回归难题。在广西营商环境企业满意度综合评价中,玉林市连续8个季度排全区第一,连续5年获评为“浙商最佳投资城市”。新增市场经营主体5.5万户,总量稳居全区第二。获列为全国商品交易市场创新监管试点,是广西唯一入选城市。
搭建平台以商招商。以中国(玉林)中小企业商机博览会(以下简称“玉博会”)、玉林香料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香博会”)、端午嘉年华系列活动等为平台,挖掘玉林“鬱文化”“牛文化”、十字街、万花楼等历史文化资源,通过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大力开展文化塑城工程,持续推动玉商玉工回归。今年第十六届玉博会吸引了1615家企业、商户参展,约270万人次客商、群众到场观展,促成45个项目成功签约;第二届香博会上,共有1078家企业、商户参展,展会展品达1035种,现场交易额2865万元,同比增长30%,意向采购额约12.37亿元。
以商招商:乡情为纽带玉商联袂来
玉林自古商贾云集、开放包容。通过“玉商总会”的服务和推动,驻玉异地商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目前,共有17个驻玉异地商会,会员企业2640家;在全国65个玉林商会建立玉商联络站,持续开展以商引商,推动广大玉商集群回归、外地企业联袂而来。
一直以来,心系家乡、回报桑梓的玉商也是玉林承接产业转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和桥梁。
玉商玉工工作启动以来,以乡情为纽带,以服务为支撑,服务并推动全国各地成立异地玉林商会。玉林市委主要领导带头赴北京、广东、上海、浙江等地,与各异地玉林商会调研座谈,一一回应玉商关切。同时,结合玉林产业发展的需要,启动以商引商、产业链招商等活动,为在外玉商提供一个回家乡投资、寻找更多商机、拓宽发展空间的机遇。
创新以商招商机制。今年11月,玉林市浙江商会、广东省广西玉林商会等13家商协会牵头发起“商会展担当、异地驻玉企业家迎玉商”活动,组成5个招商小分队赴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湘鄂等地,拜会玉林籍企业家及其关联企业,结合自身经历和感受体会,宣传玉林、推介玉林。据统计,此次主题活动召开19场推介会、签约13个项目、总投资53.5亿元。
去年,北京玉林企业商会会长、北京百恒达石油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广强在兴业县投资年产24万吨塑料化学循环再生资源项目。今年1月2日,陈广强再次回乡投资,投资20亿元在玉林市福绵区建设玉商回归创业产业园项目。项目规划占地面积约300亩,建成后,预计总产值达30亿元、解决3000余人就业。
“玉林海港码头建成开港,玉林福绵机场已开通直达国内主要城市航线,南珠高铁南宁至玉林段今年正式开通……我们对玉林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陈广强说。
在玉商回归项目中,通过引进万峰玩具,带动了裕洪玩具、高达玩具等外地企业落户;通过引进坤凯科技,带动了钛胜电子、瑞捷扫地机、宏拓智联等外地企业落户。
万家团圆: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双赢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家乡,既有牵肠挂肚的家人,又有耳熟能详的环境,更有施展才华的天地。
玉商回归产业园——北流高端金属制品分园一期项目投产暨二期项目签约,是玉林深入推进玉商玉工回归取得的又一阶段性成果。目前,一期已有北流顾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北流拓普泰德新材料有限公司、北流通合新材料有限公司、广西万众洁净科技有限公司4家企业建成投产,预计年产值可达10亿元;签约了年产1.2万台拖挂房车项目、搏朗建材高端金属制品项目、铭幸高端金属天花制品生产项目、房车高端门窗和舱门项目、乐尊广西高端轧机生产项目,总投资超10亿元。
走进北流高端金属制品分园,在入驻企业北流拓普泰德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派紧抓生产的景象映入眼帘。“玉林是一片充满着活力和机遇的热土,是我们玉商回归创业的理想港湾。”该公司主要负责人邓胜基道出众多玉商的心声。
“回家乡投资发展,这条路子走对了。”已成为广大玉商的共识。
以玉商为纽带,带动一批产业链整建制落地。随着华友集团、亘美集团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落户玉林,推动一批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投资玉林,加速产业链集聚发展。
感受玉林、了解玉林、投资玉林,“玉商圈”正在扩大。玉林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玉商,而是扩大玉商的内涵和外延,坚持五湖四海、一视同仁,为大家提供优质的服务,不断增强大家对玉林的认同感,更好融入玉林这个大家庭,成为新玉商、新玉林人。
“来玉林发展的企业家就是玉商”这一理念根植于各级领导干部心中,引导玉商、新玉商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营造“同饮一江水、同建一家园”的良好氛围。
浙江华友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雪华荣获“玉林市荣誉市民”称号,广东省深圳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深圳海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高锦民获聘为玉林市经济顾问……这些荣誉既是对企业家个人的肯定,又是对企业助力玉林发展的认可。
看重道义、富而思齐是玉商精神特质。玉商回归带动玉工回归,对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家门口’上班,让我有更多时间照顾家庭、陪伴小孩和父母,实现了家庭团圆。”回归玉工代表、广西百盛纺织有限公司员工汤丽兰认为,企业的福利待遇好,再也不用背井离乡外出打工。
“玉商玉工回归不仅是一个经济工程,也是一个社会治理工程。”玉林市委常委、统战部长邓国忠介绍,玉商玉工回归工作启动以来,源源不断的玉商玉工返乡发展、圆梦桑梓,更好实现赡养老人、抚养子女、夫妻团聚、安居乐业的愿望。全市留守儿童、留守老人数量大幅下降,有效解决了农村“三留守”问题。特别是留守儿童得到了家长更多的关心与监护,未成年人犯罪防范工作效果更加明显,玉林老百姓的安全满意度不断增强。
玉商玉工回归,是人的回归,是心的回归,也是力量的回归、发展的回归,其引发多重积极效应让人惊喜,也更让人理解了玉商玉工回归不仅是一个经济工程,也是一个社会治理工程、民心工程。深入推进玉商玉工回归,就如同抓住了“牛鼻子”,取得了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双丰收”。
百业兴旺:回归玉商激发澎湃动能
来玉林发展的就是玉商,在玉林工作的就是玉工。
“玉商联袂而来,玉林涌现出上下游企业整产业链抱团回归、双向奔赴的共赢场景,加速了玉林市产业的集聚发展,打造了‘引进一个、集聚一群、带活一片’百业兴旺新场景。”玉林市市长张惠强表示,一年多来,在外玉商回馈家乡的重礼——超千亿元的玉商回归项目资金,如源头活水注入桂东南这片沃土,激发出澎湃的新动能、新活力。
实践充分证明,广大玉商玉工是玉林发展的巨大财富、宝贵资源,是玉林发展值得依赖、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为推动玉林高质量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战略地位更为突显。一年多来,广大玉商玉工主动参与玉林建设,积极奔走呼吁,为玉林提供资源、贡献力量。玉林由内陆城市变为广西第四个沿海城市,获列为平陆运河经济带核心城市,成功入选国家市级水网先导区,成功创建中国长寿市。多重国家重大战略、开放平台在玉林交汇,玉林成为了机遇叠加、红利集成的重要节点,玉林在全国全区的战略地位实现新的提升。
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与湛江市、茂名市签订合作协议,推进玉湛茂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主动融入平陆运河经济带建设,与贵港市签订合作协议,建设玉贵产业合作区。
创新驱动更为强劲。一年多来,在广大回归玉商玉工的带动下,源源不断的创新理念、先进技术、优秀人才不断汇聚玉林,为玉林增强创新势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强劲动力,全市经济发展稳中有进、量质齐升。
开放姿态更为豪迈。一年多来,广大玉商玉工主动帮助玉林牵线搭桥、宣传推介。在广大玉商玉工的支持下,玉林对内对外开放迈出更快步伐,南玉高铁建成通车,南湛高速(南宁至博白段)、南深高速(玉横段)建成运营,玉林“通江联河达海”格局加速构建;玉博会、药博会、香博会影响力覆盖全国、辐射东盟和欧洲,“玉品出海”“玉商出海”加快推进,外贸进出口增速稳居全区第一,玉林成为广西向海图强新增长极。
城市品牌更为响亮。一年多来,广大玉商玉工积极投身文化塑城,主动当好展示玉林形象的“金名片”、传播玉林口碑的“金话筒”、兴旺城市烟火的“金招牌”。在不同场合、用多种形式宣传玉林、推介玉林,玉林城市热度提升超3倍。在广大玉商玉工的共同支持下,玉林绵延千载的古风古韵、奋进新时代的火热实践被更多人熟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玉林、了解玉林,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青睐玉林、认可玉林,玉林在全国乃至国际的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循大道,至万里;秉初心,谋远图。
一场场“双向奔赴”在玉林大地持续上演。通过打造更多新场景、新平台,让越来越多玉商回得来、落得下、发展好,共同为建设新时代壮美广西、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苏翔 覃丽 杨冬彪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玉林市委宣传部提供)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