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全区产业园区改革经验现场交流会召开,交流会上,桂林荔浦市做了经验交流发言,与会领导对荔浦市园区改革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近年来,荔浦市按照“工业强市”发展定位,坚持“123”工业发展思路,以创建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引领,打造了“中国衣架之都”“南方食品名城”,是广西最大的线路板生产基地,已成为广西民营经济最为活跃的县域之一。
一个不沿海、不靠边、无高铁的县级市,凭什么“中国衣架之都”美名扬,成为广西民营经济最为活跃的县域之一,改革创新经验“无中生有、敢为人先”?荔浦市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一张蓝图绘到底,尤其是荔浦撤县设市以来,全市经济发展展现新姿态,跑出荔浦“新速度”。进入改革发展新时期,荔浦市积极融入广西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创新“全景式、全链条、全要素”园区发展机制,在园区设施共建共享上叠加发力,在园区管理机制创新上寻找新突破,在优化园区服务上创新攀升,在集成园区政策上不断优化服务环境,加快培育衣架家居、食品药品、光电科技“三个百亿元产业”,2023年三大主导产业规上企业产值占荔浦规上工业总量的91.8%……
全景式工业规划打造自治区A类产业园
荔浦市工业集中区始建于20世纪90年代初,包含永华、五里、黄寨等工业小区,衣架家居、印务包装等产业园。随着传统产业发展遇到瓶颈期,荔浦市整合长水岭、金牛、金鸡坪三大工业园区,组建荔浦市工业集中区,打造成自治区级A类产业园区,建设衣架家居特色产业园等精品园中园,构建起工业集中区、三大园区、园中园“1+3+N”发展布局,为打造衣架家居、食品药品、光电科技“三个百亿元产业”拓展发展空间。为加强工业集中区管理,荔浦市定制度、做保障、组先锋、聚合力,强化组织链、服务链、创新链,成立了工业集中区服务中心和工业集中区管委会,统筹推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经济运行等。至2023年,高品质园区党建助推工业集中区发展企业650多家,规上企业82家,规模工业总产值48.8亿元。
在擘画园区产业蓝图中,荔浦市还创新“联合共建、以建带租”建设模式,完善“五统一调控、扁平化管理”运营机制。通过建立“专项债+融资”双向赋能机制,整合组建兴荔投资集团,争取专项债8.6亿元、资产融资7.5亿元投资园区建设。探索“央企、民企承建+地方国企运营+企业租用”模式,引入中铁十六局、金鹏集团建设高新产业园、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重点园区,由荔浦高新投、兴荔集团运营管理。创新以建带租模式,采取“地方国企先建+入驻企业后租”“引入企业先建+地方国企回购+承建企业再租用”等方式,确保入园企业“拿地开工、拎包入住”。通过重组工业集中区党工委、管委会,代表荔浦市委、市政府对园区实施统一发展规划、统一产业布局、统一招商引资、统一行政审批、统一运营管理。健全“管委会+公司”扁平化管理机制,剥离园区社会事务和开发运营管理职能,激发园区发展活力。根据国土空间规划批复,荔浦市工业集中区规划总面积1181.69公顷,目前,已开发面积700公顷,以衣架家居、食品药品、光电科技为三大支柱产业,形成了“一区多园”“园中园”的产城融合发展格局。现如今,荔浦市工业发展呈现“月亮引领,繁星闪烁”格局,正蹄疾步稳加快打造特色产业衣架家居、食品药品、光电科技“三个百亿元产业”迈步。
荔浦市城区建设一角。何彰贤 摄
全产业链发展打造衔接外向型经济新引擎
众所周知,荔浦市是“中国衣架之都”“南方食品名城”,是广西最大的线路板生产基地。荔浦衣架行业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荔浦衣架产业在探索中发展,在发展中壮大,构筑起了特色产业园、特色小镇、保税物流中心“一园一镇一中心”的衣架家居产业发展格局。同时依托裕祥、华海等行业龙头企业吸引集聚上下游配套企业,构建涵盖8大配套产业、300多家配套企业、3000多个特色产品的衣架家居产业体系,打造全球最大木衣架生产和出口基地。创新跨境电商“保税+新零售”业态,健全全球经贸网络,推动荔浦衣架家居实现“全球买、全球卖”产业链。
桂林裕祥家居用品有限公司衣架生产车间。 中共荔浦市委宣传部供图
光电科技是荔浦市集聚产业链发展的又一新兴产业。围绕光电科技产业链,荔浦市推进建设与广东电子信息产业深度对接的光电科技产业园,组建运营广西首支区、市、县三级联办的科创基金,创新“科创基金+招商引资”“财务顾问+股权投资”模式,打通招商政策堵点。依托桂北唯一的涉重金属污水处理中心,引进美亚迪、大顺等行业领军企业、瞪羚企业,吸引集聚粤港澳大湾区30多家光电科技产业上下游企业,培育柔性电路板、光电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广西最大线路板生产基地,已成为东南亚最大的线路板生产基地。
荔浦大顺科技有限公司的员工正在检查电路板。 中共荔浦市委宣传部供图
图为荔浦市美亚迪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中共荔浦市委宣传部供图
桂林荔浦保税物流建设更是荔浦市深化园区改革创新的又一成果。桂林荔浦保税物流中心(B型)项目是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项目总投资超过4.5亿元,占地262.5亩,总建设面积94651.92平方米。随着广西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的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桂林荔浦保税物流中心(B型)是破解对外开放中存在的陆地口岸功能缺失的破题之选,是外向型经济提质升级的重要推手,为促进全市外向型经济转型升级、辐射带动周边市县外向型经济增长、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提供重要载体支撑作用。
在园区产业链建设中,荔浦市依托建设全区县域唯一的保税物流中心(B型),完善保税仓储、外贸通关、物流联配、出口退税等功能机制,探索“保税物流+”招商新模式,争取京东云仓等物流供应链企业进驻,推动内外贸易一体化联动发展,打造国内国际贸易便利化区域新节点。时至今日,荔浦食品远销区内外和东南亚,年产衣架40亿只,实现了世界衣架荔浦“智造”,形成了园区衣架家居、食品药品、光电科技三大主导产业,五年后,三大主导产业产值力争超过三百亿元。
全要素服务打造产业集聚新高地
“荔浦市不仅投资环境好,服务更是无微不至。”荔浦大顺电子有限公司是荔浦市构建全要素服务企业、园区的生动实践。在服务园区中,荔浦市通过政策支撑“零时差”、精准服务“零距离”、科技赋能“零滞后”,争取自治区出台支持荔浦衣架家居产业发展8条政策,出台“荔浦工业发展27条”等系列“普惠+定制”惠企政策,组建“衣架家居产业银行”“国家创业担保贷款中心”,用好桂惠贷、商标贷等平台赋能企业融资,累计兑现涉企帮扶资金超10亿元。
历届荔浦市班子一届接一届践行“官员当保姆,老板评干部”理念,换届换人不换方向,实行领导包联、部门协同和政银企联动,搭建“直通车、一站式”办事平台,完善帮办代办等服务机制,实现政务服务“流荔办”,营造“开放包容、重商亲商”发展环境。广东企业家刘伟以其女儿名字命名“桂林诗宇电子科技”,福建企业家周裕华以其妻子名字命名“桂林爱明食品”,把荔浦当作投资兴业、安居乐业福地。
桂林诗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中共荔浦市委宣传部供图
进入改革发展新时期,荔浦市新一届领导班子薪火相传,推进5G工业互联网+智慧园区建设,发挥荔浦科创基金引导作用,建成自治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新载体,深化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南京林大等高校院所战略合作,建设衣架产业重点实验室、创新转化基地,通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打好产业招商链、基金招商、以商招商等组合拳,构建起全方位、全要素服务保障机制,打造园区示范区,实现产科融合“双轮驱动”,成功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4家、瞪羚企业1家,累计完成广西重大科技成果转化32项,实现经济效益超6亿元。
奋楫扬帆正当时。在推动园区经济不断发展前进的道路上,荔浦市锚定设施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一流、政策一流的目标要求,因地制宜,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园区改革落地见效,为建设“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像荔浦的“荔”字一样叠加发力,大力实施“衣架家居、食品药品、光电科技”三大百亿元产业工程,不断推进工业园区振兴取得新突破,为壮美广西和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贡献荔浦力量。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