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斯道拉恩索北海工厂食品级包装纸板生产车间。 廖思宇 摄
工业发展是北海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经济腾飞的关键支撑。
“十四五”期间,北海聚焦向海经济发展,推动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集群。一个个重大项目落地生根,一条条智能化生产线高效运转,北部湾畔崛起现代化工业新城。电子信息、绿色化工、金属材料等主导产业蓬勃发展,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创新动能持续释放,从“制造”迈向“智造”,北海以科技创新为引擎,加速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全市工业实现“量质齐升”。
记者从北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获悉,2021年至2024年,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12.1%;规上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长8.7%;累计形成实物投资总量超1135.2亿元,年均增长21.7%,位列全区第三,工业总量和投资均保持较快增长。
引领工业高端化发展
日前,国能广投北海发电有限公司电厂二期扩建项目正冲刺项目投产的“最后一公里”。其中3号机组正在进行整套启动调试,计划11月底完成168小时试运;4号机组正在开展吹管后恢复工作,计划12月底完成168小时试运。168小时试运行通过后,标志着机组正式投入运行。
“我们的二期项目扩建2台1000兆瓦超超临界一次再热燃煤机组,于2023年10月29日开工建设,目前进展顺利,计划于今年年底投产发电。”国能广投北海发电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了解,2022年10月、12月,作为广西首个二次再热项目,国能广投北海电厂一期的2台1000兆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机组分别投产。这标志着广西在高效清洁煤电领域迈出关键一步,为区域能源安全和电力保供提供坚实支撑。
“十四五”期间,北海市坚持把打造向海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上,产业集群培育成效凸显,如今已形成电子信息、绿色化工、金属材料、硅基材料、高端纸业、现代能源、海工装备、特色食品八大主导产业集群,主导产业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95%。其中,硅基材料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产值突破百亿元,光伏玻璃生产规模位居全国前列,成为国内光伏装备制造新高地;高端纸业集群年产值突破200亿元,正在加快打造1600万吨林浆纸一体化基地;大型海工装备制造、氧化铝两个产业实现零的突破。
与此同时,海城区液晶显示模组产业集群、合浦县光伏压延玻璃产业集群获认定为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合浦县海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合浦县海鸭蛋产业集群获认定为自治区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推动工业智能化发展
近日,记者来到斯道拉恩索北海工厂食品级包装纸板生产线看到,机器轰鸣,纸浆顺着智能化流水线自动流转,经过多道精密工序后,一卷卷洁白光滑的食品级包装纸板缓缓下线。这条全自动生产线采用国际领先技术,从制浆到成品实现全过程智能控制。
“我们北海工厂在‘十四五’期间,已经从建设期进入高质量产能释放期,现在已成为全球领先的液体包装纸板生产基地,也是国内食品级高端纸板的重要制造中心。”斯道拉恩索(广西)浆纸有限公司运营发展工程师罗俊峰介绍,过去5年,该公司全面推进智能制造,升级生产控制系统,引入先进技术,实现毫米级生产精度和全流程质量追溯。同时,整合ERP、MES、CRM等系统,实现订单、生产、物流的智能协同。2025年,该公司获评广西“先进级智能工厂”,成为林浆纸一体化行业的智能化标杆。
罗俊峰说,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引入人工智能自动工作流,推进数字孪生生产试点,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到2030年碳排放强度在2019年的基础上下降50%,2040年实现净零排放。
“十四五”期间,北海市以设备更新改造及技术创新,持续抓好传统产业科技创新,营造科技型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科技企业加速成长。通过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传统制造业焕发出崭新活力,产业韧性与竞争力显著增强。
截至目前,北海市共有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7家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战略性新兴企业产值占比从2020年的14.8%提升至2023年的16.7%;培育自治区智能工厂22家、自治区数字化车间12家、自治区智能制造标杆企业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5家。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北海市10家企业入选广西智能工厂(先进级智能工厂)及数字化车间(基础级智能工厂)认定名单,上榜数量为历年最多。
实现工业绿色化发展
火红的钢坯经过高温加热后,在热轧产线上有序运行,待加温至一定温度后被送入轧机中压延成型。近日,记者走进广西北港新材料有限公司压延厂热轧车间,看到一派繁忙的生产景象。
据了解,加热炉作为轧钢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设备,能耗占整个轧钢工序的60%以上。今年以来,北港新材料全面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升级,一项项节能改造项目不断取得突破。今年3月,该公司的加热炉综合节能改造顺利完成,预计实现节约燃气超850万立方米/年、碳排放下降12%、吨钢燃耗降低,达到国家轧钢加热炉能效标杆水平。
“过去5年,我们公司聚焦‘提升核心竞争力,建设一流企业’,实施‘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持续‘补链、延链、强链’,坚持统筹发展与减排,扎实推进节能降耗。”广西北港新材料有限公司环保总监、能源环保部部长王文志表示,该公司通过系统优化与持续投入,在保障生产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取得了能耗总量与强度“双下降”、超额完成非化石能源消费结构要求等一系列节能降耗成果,推动企业实现绿色化发展。
“十四五”期间,北海市坚持“四最”理念,对新引进的项目,要求必须以最先进的工艺、最高端的设备、最小的能耗来实现最大产值,严把项目“入口关”。同时,加快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步伐,深入推进重点行业节能减排。
过去5年,北海市因地制宜发展光伏产业,引进的光伏项目均采用世界领先的制造工艺和节能技术;推动太阳纸业配套建设深加工产业园,延长产业链,降低单位能耗强度;加快推进中海油涠洲油田伴生天然气综合利用、蓝水海洋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等,逐步打造以清洁能源为主导的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同时,不断加大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力度,绿色制造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截至目前,北海市共培育国家级绿色园区1家、自治区级绿色园区4家;国家级绿色工厂7家、自治区绿色工厂16家;自治区级绿色设计产品3项。
依托现有绿色制造标杆企业示范引领,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升级,高效、清洁、低碳的向海工业体系正加速形成。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