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远眺中国—东盟(钦州)华为云计算及大数据中心、中国—东盟(钦州)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钦州市大数据发展局 供图
中国(广西)—东盟AI消防应急产业园、钦州特种机器人产业园在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正式揭牌,首批签约15个优质项目,吸引山东中维世纪、深圳博铭维等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落户……9月以来,钦州“人工智能+”发展步伐正加快向前。
今年以来,钦州市人工智能发展突破行动分指挥部坚决贯彻钦州市委、市人民政府部署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工智能的重要论述以及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人工智能发展的决策部署,大力推动人工智能发展,加快推进“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行动,助力广西打造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合作高地,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新突破。
钦州市“数字底座建设”案例荣获“2025智慧城市先锋榜”优秀案例二等奖,“城市大脑”成功入选2025数字政府创新成果与实践案例,连续两年获评“中国领军智慧城市”。
政策引领——
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发展高地
人工智能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创新生态的持续优化和政策体系的全面赋能。
今年,自治区党委、政府鲜明提出,人工智能时代广西不能缺席、不能落后。钦州迅速响应,加速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成立人工智能发展突破行动专班及中马人工智能合作小专班,在全区率先印发《钦州市人工智能发展突破行动三年实施方案》,构建“主要领导抓总、45个单位协同”的工作体系,围绕“算力为基、数据为脉、场景为擎、产业为柱、东盟为窗、人才为魂、安全为盾”等七大方向系统推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医疗等领域的应用,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和产业竞争力。同步启动人工智能“十五五”规划编制,筹备人工智能专家咨询委员会,为人工智能发展夯实战略基础。
加快构建全市统一的算力资源池与调度平台,积极探索算力共享与交易机制,试点推行“算力券”政策,切实降低中小企业算力使用成本,全面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提供坚实支撑。
积极打造人工智能创新平台体系,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北部湾大学联合企业研发研建的智能化焊接机器人、海上牧场智慧管控系统、北部湾台风预警系统、西部陆海新通道智慧水运大模型、AI低气味PVC树脂技术等,在中国—东盟国家港口、企业中广泛应用,为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能。
百花齐放——
“AI+”场景赋能千行百业
今年以来,钦州推出多个“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全力赋能社会治理、勾勒出人工智能技术融入经济社会的鲜活图景。
浦北陈皮智能公共仓依托“传感器+AI+平台”,实现温湿度、虫害实时调控与调度,提升品牌附加值;灵山“空中智慧管家”融合无人机与AI识别,覆盖荔枝种植全流程,“滴滴打药”模式缓解用工短缺,保障稳产高产。
构建“AI智能实操课堂、智慧教室、数智教室、智慧校园平台”四位一体的智能化教学环境,长水中马阳光学校建成广西首间AI智能实操课堂、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推广AI备课、多所中小学规模化应用智能学伴与AI平台,实现了从课程备课、课堂教学到校园管理、安防预警的全流程智能化覆盖。
打造全区首个自主研发的“城市大脑”平台,整合开发了公共安全、食品安全、应急指挥、城市管理等多个政务信息化系统,开发出60余项“接地气”的实用功能,实现社会治理从“传统被动响应”迈向“AI主动智治”;打造液化石油气“阳光充装”智慧监管场景,通过AI视频识别、气瓶溯源与数据实时联动,实现对全市122万只气瓶充装行为的精准管控与风险预警;全区首创“扫码入企”执法,减少重复检查30%,行政检查量同比下降15%;“钦点即到”小程序“随手拍”功能实现AI派单;钦州市民政局依托智慧门牌综合管理平台,通过扫描门牌二维码精准获取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信息,为特定群体提供靶向服务;818所学校食堂、3家供餐单位安装6000余个AI摄像头,实现鼠患、违规抽烟自动识别……在钦州,人工智能正以多样化的应用形态,深度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聚链成群——
持续完善全产业链生态
钦州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探索不仅限于具体应用场景的落地,更在于构建完善的链条生态。
人工智能助力新兴产业加快成势,也强力驱动传统产业焕新提质。华谊钦州、中石油广西石化等企业采用AI技术与业务场景的深度融合,打造了AI大模型驱动的能源化工智能工厂,获评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进一步夯实钦州市产业“智改数转”基础。
钦州港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基于AI融合多源数据,打造了全球首个U型工艺、全国首个海铁联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为世界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贡献“钦州智慧”。钦州港海关以“智慧湾”系统为引擎,实现货物通关工作效率的显著提升。 全市200多个非涉密系统互联互通,公共数据开放15亿条,非政务目录超3000条;全区首批“大蚝”和“陈皮”特色农业数据产品在江苏数据交易所挂牌,推动传统产业数智化转型。
算力是人工智能发展的“燃料”,钦州加快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算力体系建设全区领先。建成广西首个全栈国产化政务云,部署鲲鹏服务器及11.75P昇腾AI算力集群,支撑DeepSeek等大模型本地化部署,引进开元云高性能计算服务平台项目,引进联想5000P智算中心项目,逐步形成“立足钦州、服务广西、面向东盟”的算力体系。
布局东盟——
打造跨境协同标杆
站在中马“两国双园”的独特区位,钦州将发展目光投向更广阔的东盟市场。
南A中心马来西亚分中心项目作为南A中心首个地级市合作的分中心,采用市场化运作机制,实行中方控股、马方参股模式,共同负责分中心建设、运营、推广及后续产业化落地,并以马来西亚为核心服务周边国家。分中心依托中马“两国双园”机制,打造集技术展示、应用推广、标准共建、人才培训、产业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示范平台。
分中心将重点推进棕榈产业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在马来西亚落地应用,正与马来西亚常青集团合作建设中国—东盟(绿色棕榈产业)人工智能创新合作平台,并在东马诗巫的棕榈种植园开展试点。
东博会期间,钦州AI元素满满,博城环卫机器人、八部智研无人机等产品精彩亮相,产业集聚效应加速形成;组织举办现场推介及装备展示活动等,吸引超百家企业参加,推动18个项目签约,吸引投资意向金额超10亿元,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如今的钦州,不断涌现一个个人工智能的先进案例,抢占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制高点,全方位赋能千行百业,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能。
(记者 苏俊铭)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