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产业园区改革发展办公室 主办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地市资讯

桂林荔浦:“中国衣架之都”的金字招牌愈发闪亮

2025-10-10 16:09     来源: 广西云-广西日报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全自动机械臂沿轨道将成品准确转运至指定区域。 黄海健/摄

10月8日,秋风轻拂。荔浦市青山镇,在桂林裕祥家居用品有限公司衣架自动组装区,4座银灰色料仓如精密齿轮协调运转,枪钉、钩子、圈杆等零部件宛如灵动的小精灵,沿料道精准滑入组装机。眨眼之间,设备迅速完成咬合与固定,传送带上整齐排列成打的衣架。女工们眼疾手快,逐打检查,确认无误后将其挂上挂杆。不远处,全自动机械臂沿轨道平稳移动,将成品准确转运至指定区域,整个流程一气呵成,高效有序。

“从前一年的产量,现在一天即可完成。”在荔浦市衣架产业创新中心,裕祥家居销售总监刘贵升向记者介绍,过去400多人满负荷生产,年产量仅20万支;如今,在自动化设备助力下,日产量已突破20万支,年产量达7000万支,产值跃升至1.5亿元。

走进中国衣架产业体验展示中心,一部荔浦衣架产业发展史徐徐展开。1989年,蒲芦瑶族乡村民覃裕祥从梧州市外贸进出口公司拿下了一张10万支木衣架的出口订单,诞生了荔浦首家木衣架生产企业。

“当时工人依靠刨子、锤子手工制作木衣架,生产效率低、品质不稳定,制约了产业的发展壮大。”荔浦市工信局局长廖克泓介绍,从那时起,当地企业便开启创新转型之路,从引入简易机械替代部分手工工序,到2010年裕祥家居建成全国首条衣架自动化生产线,再到近日全球首条木衣架自动组装捆扎连线落地金鸡坪工业园区,荔浦市衣架产业一步步打破发展瓶颈,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如今,科技创新已成为荔浦衣架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裕祥家居衣架生产车间,技术人员正根据产品规格动态优化木材裁剪方案,不远处的加装传感器实时采集加工速度与能耗数据,后台系统精准识别瓶颈环节,完成设备传动与加热系统升级。“全自动化生产设备使能耗降低18%、生产速度提升12%。优化后的裁剪方案让边角料率从22%降至11%以下,余料还可用于加工小配件或转化为生物质能源。”刘贵升说。

在数十公里外的桂林华海家居用品有限公司,全球首条木衣架自动组装捆扎连线正有序运转,36台自动化机械设备展现出强劲的硬实力。“这套设备使企业产量提升40%,公司44件有效授权专利年均转化产值超过2000万元,创新成果加速落地。”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产业高质量发展,既要提效率,也需强根基。”廖克泓介绍,近年来,荔浦市在供应链、库存管理、人才激励等方面进行系统性布局,为产业装上“稳定器”。

在供应链端,引导企业与木材供应商签订长期协议,锁定价格并共建质量管控体系,同时拓展国内外采购渠道,从源头降本增效;

在库存端,信息化系统实时监控原材、在制品与成品数量,并针对宜家等大客户推行JIT模式,共建信息共享平台,库存周转效率提升32%;

在人才方面,裕祥家居等企业围绕自动化升级设立攻关项目,最高奖励10万元,技术骨干可获得薪资上浮,优秀员工优先晋升至核心岗位,并联动高校及科研机构,搭建技术交流平台,让人才成为衣架产业创新的活水源头……

全方位的保障机制,让荔浦衣架产业既有速度,更具厚度。

据介绍,荔浦市还引导衣架企业牵头起草《竹制衣架》《布艺衣架》等8项国家行业标准,填补了国内衣架行业标准空白;该市拥有国家驰名商标1件、广西著名商标14件,30余家企业通过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70多个衣架自主品牌远销欧美、东南亚,持续提升荔浦衣架“话语权”。

截至今年9月,该市集聚衣架家居企业3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7家、拥有自营出口权企业31家,从业人员超3万人,行业产值突破80亿元,产量和出口量均占全国市场份额70%以上,“中国衣架之都”的金字招牌愈发闪亮。

记者 黄海健 苏时榕 通讯员 周俊远 实习生 邱如琳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