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产业园区改革发展办公室 主办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地市资讯

“人工智能+”重塑钢铁生产全流程——柳钢集团以“数智”为笔推动产业升级观察

2025-09-28 10:08     来源: 柳州日报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在日前落幕的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上,柳钢集团展示的钢包测温取样机器人,让泰国钢贸商Vichai很感兴趣。只见它能精准“抓取”转炉钢水样品,与拆送样机器人无缝衔接完成后续流程。全程零人工干预的智能场景让Vichai感叹:“这机器人既能替代高危岗位,又能提升效率,太实用了。”

泰国钢贸商Vichai(右一)参观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柳钢展位。(柳钢集团供图)

这是柳钢集团通过“人工智能+”重塑钢铁生产全流程,打造“数智柳钢”的生动注脚。

早在2023年,柳钢集团已启动数字化顶层规划,深化数据治理,加速“智改数转网联”建设。去年,该集团发布数字化转型蓝图,推进智慧排产、财务共享系统落地,试点无人工厂。

今年以来,柳钢集团专门成立数智化发展中心,聚焦“AI+人”“AI+数据”“AI+制造”三大领域,打造覆盖全集团、贯穿全流程的数智体系,在推动以智能化为“三化”转型核心之一的道路上不断升级。

柳钢数智化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在“AI+人”方面,公司今年启动了“万名AI员工计划”,通过低代码培训、AI应用竞赛提升职工数智能力,构建了“全员提效、智能协同”新模式。

目前,在柳钢的钢铁生产一线,已有数百台四足机器人、工业机器人逐步替换“3D岗位”(风险大、环境差、操作难的岗位),既保安全又提效率。

“AI+数据”带来了效率的提升。柳钢通过大数据与机器学习模型优化配煤方案,实现了较人工最佳配比成本降低每吨5元至10元,焦炭质量稳定性提升10%;智慧物流云平台靠AI优化装车路径,装车量提升10%,单车等待、装车时间均有缩减。

柳钢生产管理中心副总经理石楚刚对数智化带来的改变,感受颇深。他说,以前调度生产要拿本子去烧结、高炉、轧钢车间挨个要数据,现在通过生产数据分析决策系统,产量、库存、能耗比等数据一目了然,心中有底。

从“AI+制造”上看,柳钢通过布局“20+N”人工智能生产场景,涵盖废钢定级、智慧配矿、轧钢数字孪生等,联合华为落地5G无人天车、AI表检等项目,AI深度融入钢铁生产全流程已成为钢铁一线的日常。

目前,柳钢的铁路道口无人化感知模型、铁钢界面智能系统入选2025年广西“人工智能+制造”典型应用场景,柳钢成为广西第二家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AAA级评估的企业。

数智转型非一己之力,自2023年起,柳钢集团联动行业龙头企业与顶尖科研院所,构建了“技术引进—联合研发—成果转化”生态链。

柳钢集团与华为共建“5G+工业互联网”、钢铁大模型,推进全栈国产化替代;与阿里云打造“数字化工具完全体”,实现AI聚合与全流程数据治理;联合中国电信、中兴推进“万兆工厂”试点,设备数据传输速率提升10倍,满足高精度控制需求;携手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承接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互联网创新工程,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共建软件学院,相关课题获自治区创新驱动专项立项。

通过走数智化改革转型之路,柳钢集团实现了历史性发展转变。今年1至8月,该集团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6%,经营业绩逆势上扬。

(记者 朱柳融 通讯员 王明鉴 阎翔)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