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产业园区改革发展办公室 主办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地市资讯

建强产业集群打造“梧州样本”

探析梧州市打造国家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集群优势所在

2025-08-26 09:38     来源: 梧州日报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日前,自治区发布《广西制造业重点优势产业补链强链延链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支持梧州市打造国家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集群。

这一部署并非偶然,是对梧州多年来深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肯定,更是基于梧州产业坚实基础与独特优势的选择。近年来,从政策红利到产业实力,从绿色转型到链条闭环,梧州正以清晰的路径,向国家级千亿产业集群稳步迈进。

政策支撑筑牢产业根基

作为梧州市重点培育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近年来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多年来,梧州市大力推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的系统性发展,以政策为笔、以实干为墨,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为产业成长搭建起坚实框架。

围绕产业发展,梧州市先后出台《关于支持梧州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梧州市打造国家级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集群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从财政奖补、园区建设到产业链延伸,形成了全周期、多层次的政策支持体系。这些政策不仅为本地企业注入信心,更吸引了众多粤港澳大湾区的再生资源企业落户,推动产业规模持续扩张。

目前,梧州市各大产业园区成功打造了国家级“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国家级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国家级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试点城市、国家级绿色产业示范基地等多块“国字招牌”。凭借“种类丰富的再生金属、庞大的资源集聚、企业高度集中、管理规范化”的独特发展模式,梧州市已成为全国资源循环利用领域的典范。2025年上半年,梧州市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2%,彰显强劲的发展势头。

全链发力推动能级跃升

经过二十年培育,梧州市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已形成“基础扎实、贡献突出、竞争力强”的鲜明特点,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硬核支撑”。

产业基础全面夯实。依托毗邻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梧州市主动承接产业转移,构建起以再生铜、再生铝、再生铅锌、再生稀贵金属及再生不锈钢为主的多元产业体系,形成“回收—拆解—粗加工—精深加工—终端产品及贸易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条,资源循环利用能力达每年1000万吨。

核心园区各具特色。梧州临港经济区循环片区实现全产业链闭路循环,年处理再生资源超560万吨,是名副其实的国家级产业高地;长洲不锈钢制品产业园区以短流程生产为特色,成为国内产业链最完善的不锈钢专业园区之一。2025年7月,龙圩区资源循环利用特色产业集群获认定为自治区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进一步丰富了产业生态。

经济贡献持续攀升。目前,梧州市已培育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规上企业48家,2024年完成规上工业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以上;产业税收约占全市税收的八分之一,稳居五大支柱产业之首,为地方经济稳增长提供了关键支撑。

企业梯队茁壮成长。在产业发展中,梧州市涌现出一批龙头企业与专精特新力量:金升、金海、鑫峰、永达4家企业年产值超百亿元,与毅马共同跻身“2024广西民营企业100强”;骆驼蓄电池、鸿图等6家企业获评自治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彰显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型成效。与此同时,绿色发展成果显著,梧州临港经济区、长洲不锈钢制品产业园区先后获评国家级绿色园区,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接下来,我们将依托自治区的支持,围绕‘前端拓展、中端提质、后端延伸’思路推动产业跃升,通过补链强链延链,全力冲刺‘国家级千亿产业集群’目标,使其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引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前端回收环节,梧州市将加快建设综合回收平台与交易集散中心,打造资源循环利用集散地,保障产业“原料”;在中端生产环节,梧州市持续聚焦提质增效,精准招商与技术改造,引入新技术,提升再生金属加工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增强产业核心动能;在关键的产业链延伸环节,梧州市将以再生不锈钢产业、再生铜及铜加工产业、再生铝及铝加工产业等产业链为核心,引导企业拓展精深加工,开发高附加值终端产品,形成完整闭环,奋力谱写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记者 蒙敏莹 通讯员 牛桁)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