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平果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办公桌上,映出一片温暖的光晕。“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坚持生态优先,蹄疾步稳推动绿色发展”……科研团队、企业代表和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围坐在一起,探讨科技创新、智能制造、绿色发展等方面的话题。
面对铝土矿储量和品位逐年下降的现状,平果市依托经济技术开发区引进龙头企业,推动绿色生产、做强精深加工、创新服务模式,着力发展再生资源、铝(铜)精深加工、电子轻工及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工业转型焕新提速。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2.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9%。
在广西平果铝合金精密铸件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操作设备加工机械零配件。
用好再生资源 发展循环经济
8月18日,在位于平果的广西润泰铝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废旧铝材经过一系列工序,加工成铝幕墙板、铝合金压瓦料、交通用铝板等铝合金产品。“我们年产铝合金板带产能达40万吨,原材料主要以电解铝液和再生铝为主。”该公司负责人马诜棵介绍,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每生产1吨产品可省电350千瓦时,废铝再造大幅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
作为全国铝土矿资源富集区,平果曾长期依赖原生铝生产,但铝资源供给不足、节能降碳压力增大等问题也日益凸显。近年来,该市积极推进500万吨再生铝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构建“废铝回收—废铝熔炼—再生铝合金—铝精深加工—铝灰渣综合利用”循环产业链,提升精深加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水平。目前,全市共引进12家再生铝(铜)企业。
“上半年,全市利用废铝3.48万吨,贡献产值27.2亿元。”平果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何述鸿说,该市把绿色能源产业作为转变增长方式、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重点,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推动以风电、光伏为主的新能源项目开发建设,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进。
光伏发电板如棋盘般整齐铺在平果企业厂房、车间等面积较大的屋顶空间。“我们使用再生铝生产光伏组件,产品除销往外地,还用于本地光伏电站建设。”广西大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建明表示,企业已建成自动化生产线,积极扩产能、拓市场。
为有效减少碳排放,平果培育壮大风电产业,已有8个项目被纳入自治区陆上风电的中长期发展规划项目清单,装机容量达1110兆瓦。这座因铝而兴的城市,通过加强资源再生利用能力,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工业经济绿色发展动能澎湃。
做强精深加工 拓展海外市场
在广西平果铝合金精密铸件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油冷却壳体、发动机缸盖罩、空滤连接管等多种类产品让人目不暇接。“企业上半年的产值达6.52亿元,下半年订单充足,预计全年产值超10亿元。”8月19日,该公司总经理梁春才说,公司持续提升精深加工产品的质量,客户满意度不断攀升。
在2025年广西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广西平果铝合金精密铸件有限公司、吉利百矿集团有限公司参与研究的“大尺寸高强耐磨铝合金铸件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获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该项目实现在复杂环境条件下对铸件关键技术的突破,产品已成功应用于动车组、地铁等国民经济领域。
焊枪在工人的操控下,落在钢筋接缝处,发出“滋滋”的声响。“再过一段时间,这里将崛起一座集绿色生产、高端加工等为一体的产业高地。”在平果市绿色铝高端加工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工程师韦国政指着规划图介绍,目前,该产业园钢结构厂房主体建设基本完成,首批2家企业已签约入驻,意向入驻3家。
平果引进关键补链延链强链项目,绿色铝高端加工产业园聚焦高端建材、汽车轻量化部件、航空航天配套材料3个核心产业,与同步建设的再生铝回收生产产业园、铝合金初深加工产业园、铝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联动,提供定制化、功能化、专用化的产品和服务,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
“平果工业‘主引擎’动能愈发强劲,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当地各产业园区的产品销往欧美、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规模效应和竞争优势进一步显现。”何述鸿表示,全市逐步形成以铝产业为主导,多产业协同发展的工业格局。
创新服务模式 优化营商环境
平果创新服务机制,积极承接粤港澳大湾区电子信息产业转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广西百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从广东搬迁至平果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企业。“我们享受厂房租金‘五免五减半’和税费优惠政策,生产高峰期月产值达200万元。”8月18日,该公司负责人吴俊伟说,相关政府部门还为企业高管及员工解决随迁子女就近入学难题,消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
产业园区如何精准招商?平果科学规划产业链图谱,通过驻点招商、专题招商、以商招商、场景招商、展会招商等方式,对接有合作空间及有投资意向的企业,杜绝引进低技术、高污染、高能耗项目,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升级。上半年,全市完成落地项目投资额15.48亿元,新签约项目总投资额42.12亿元。
“办业务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公职人员吃拿卡要、推诿扯皮的问题?”“您对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平果纪委监委常态化开展走访调研,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构建“一站、一点、一员、一码、一窗、一测评”六个一监督体系,让企业和群众反映问题更便捷,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改进工作作风,强化主动服务意识。
企业有所呼,服务有所应。平果持续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实行“工业园区管理服务中心+平台公司”运作模式,推行“企事园办”改革和审批服务“码上办”,高效破解企业发展面临的卡点、堵点、难点问题。“我们实行领导服务重大项目机制,加快推进龙船赤泥堆综合利用、电子信息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力争全年实施重点项目140个以上,实现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以上的目标。”平果市委书记凌玉强表示。
(记者 凌聪 通讯员 韦乐)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