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产业园区改革发展办公室 主办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地市资讯

广西—东盟经开区“三力”齐发推动工业上扬

企业发展需要什么就保障什么

2025-08-12 16:48     来源: 广西云-广西日报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广西—东盟经开区的百威(南宁)啤酒有限公司工厂内,自动化生产线正加紧生产。

“家人们,这款徐沃360F伐木机,每天能生产120吨,相当于60个工人一天的工作量。今天直播间下单立享超值优惠,赶紧抢购!”8月8日,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广西—东盟经开区)的广西徐沃工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直播工作室里,主播正热情洋溢地介绍企业产品。与此同时,生产车间内,智能化气息扑面而来:激光下料机精准切割钢板,一台台即将发往阿根廷、芬兰的伐木设备正在进行最后调试。

数据显示,2024年该公司营业额突破1.6亿元大关,其自主研发生产的夹木器销量7400余台、伐木机销售320余台,稳居行业销量榜首。广西徐沃工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班华电感慨地说,“园区‘智改数转’专班不仅派驻专家团队驻点指导,还帮助我们成功申报自治区级技术攻关项目。如今,我们自主研发的多款伐木机产品,已能完美适配各类复杂的场景需求。”

从普通的贸易公司到行业龙头,从人工生产到智能制造,广西徐沃工程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蓬勃发展的背后,正是广西—东盟经开区“三力”齐发推动工业上扬的生动写照。数据显示,上半年,该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56.86亿元,同比增长22.23%。

精准助力,闭环服务让企业发展无忧。“从审批到建设,园区都安排了专人对接,帮我们打通了全产业链资源,效率非常高。”近日,在统之幸茶业科技(广西)有限公司茶叶精制加工项目现场,该公司董事长郑晓辉向记者边展示刚下线的精制茶叶边介绍,项目的快速落地,得益于园区在政策、配套和问题协调等方面的全方位服务。“企业发展需要什么,园区就帮我们打通什么,让我们放手去干。”

今年以来,广西—东盟经开区通过设立外资企业服务专员,组建“招商+审批+建设”全流程服务专班,有效破解外资项目落地堵点。同时还制定了党政领导联系服务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实施方案,组建9个专项服务组,构建起“走访—建档—督办—反馈”全流程闭环服务机制。1—6月,广西—东盟经开区党员干部累计走访服务重点企业、项目200余次,协调解决企业项目问题56项,实现重点企业遍访全覆盖。在精准服务的助力下,57家重点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41.07亿元,同比增长22.5%。

靶向施力,梯度培育壮大企业群体。在天丝集团红牛饮料广西生产基地,2条生产线火力全开。自今年1月正式投产后,项目迅速完成一期2条生产线调试,后续还将再添2条生产线。今年以来,广西—东盟经开区积极建立“拟培育入规企业清单库”,成功推动国泰管道、天丝红牛、昇兴制罐、果然科技等10家企业上规入统。1—6月,这10家新增规模以上企业表现亮眼,累计完成产值超4.3亿元,新增产值达3.8亿元。广西—东盟经开区投资促进局局长蔡翔介绍,“‘一企一策’服务机制,不仅全流程保障项目投产,还梯度培育和壮大企业群体。”

改出活力,“智改数转”推动企业发展。走进广西六点半豆制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码垛机器人正将成箱的豆奶堆成小山。“目前,工厂每小时产能突破12万袋,日产量从250吨跃升至600吨。”企业生产总监曹海平指着高效运转的生产线介绍。近年来,在园区政策支持下,该企业通过自动化改造和数字化升级,实现了从设计、制造到物流的全流程数据集成与可视化管控,生产效率显著提升。1—6月,该开发区累计推动百威、中粮2家企业获评为自治区级数字化车间(基础级智能工厂),冰客1家企业获评自治区级“人工智能+制造”垂直领域模型,李宁、侨虹等6家企业获评自治区级“人工智能+制造”典型案例;组织指导百威、中粮等2家企业申报市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奖励类、补助类)项目,大海阳光、交科等2家企业申报广西制造业人才支持计划项目,航天信息技术1家企业申报自治区“人工智能+制造”项目。

截至目前,广西—东盟经开区获评自治区级智能工厂7家、数字化车间8家,形成“标杆引领、梯队推进”的良性发展格局。

记者 甘艳霞 通讯员 潘志安 实习生 周婷婷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