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最后一根直径1.2米的预应力管桩精准沉入设计标高,北部湾港北海港铁山港西港区北暮作业区南4号南5号泊位水工工程桩基施工顺利完成,这标志着该项目取得阶段性突破,向主体结构完工迈出坚实一步,为加快高水平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和北部湾国际门户港注入强劲动能。
预应力管桩每一根长约40米、重约50吨,作为码头泊位的基础性工程和承重结构,是码头保证十万吨巨轮靠泊和百米桥吊坚实作业的基础保障,每个泊位下的数百根管桩是名副其实的“定海神针”。
而这每一根预应力管桩的基础施工,都需要借助超过70米高的大型专用设备来打入海中的指定位置。面对复杂环境,项目团队创新采用“双船并行、分区作业”策略,投入2艘打桩船实施“重锤轻打”工艺,大幅提升效率。同时强化安全管理与技术交底,与海事联动确保作业窗口,并运用GPS-RTK、激光测距及全站仪交叉校核,实现精准“落位”,全力将南4号南5号泊位打造成品质工程。
北海港铁山港西港区北暮作业区南4号南5号泊位项目新建2个10万吨级通用泊位及其配套设施,其中南4号为危险品泊位,码头水工结构采用高桩梁板式,有助于减少海域占用、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项目使用岸线长度783米,年设计吞吐量644万吨,计划2026年完工,建成后将进一步优化北海港铁山港西港区的布局,有助北海石步岭港区货运功能搬迁,持续提升北海码头的货物通过能力、航运竞争力和物流服务水平。
据悉,项目自2023年12月开工以来,北海码头在北部湾港集团“四个一流”先锋港党建品牌引领下,秉持“以港为本”“以港为荣”,围绕目标争分夺秒抢工期、科学组织攻坚克难,当前,项目整体进度完成71%。
下一步,北海码头继续围绕《西部陆海新通道北部湾国际门户港基础设施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工作要求,坚持“效益领先、新质赋能、协同增效、现金为王、风险稳控”的经营理念,全面推进现浇桩帽、轨道梁安装、现浇横梁等上部结构施工,并同步开展码头接岸结构施工,加快建设后方陆域及仓库工程,以精细化管理促进项目按期完工、尽早投产见效,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北部湾港集团建设世界一流港口企业集团贡献更多力量。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