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产业园区改革发展办公室 主办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地市资讯

千年古州何以凤凰涅槃?“玉林智谷”驭风击浪北部湾

2025-08-07 16:30     来源: 玉林市委网信办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生机盎然的玉林城区一角。

潮涌北部湾,向海正图强。

2025年7月,玉林这座千年古州迎来历史性跨越:中国(广西)自贸试验区玉林协同发展区获批复设立,玉林海港码头获批正式对外开放!

从“临海不见海”的千年慨叹,到2023年12月“借地建港”实现“内陆变沿海”的突破,再到如今跃升为“沿海开放前沿”,玉林的每一步跨越,都镌刻着“向海图强”的基因。

玉林人向来敢闯敢拼、敢为人先!2023年以来,玉林左手拓展“借地建港”宏图,玉林海港码头完成货物吞吐量242万吨;右手构筑“借智突围”矩阵,AI战略枢纽“玉林智谷”拔节生长。

2025年上半年,玉林市GDP增长6.1%,高于全国、广西平均水平,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广西名列前茅。其中,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7.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9%,这两项核心指标增速稳居广西首位;外贸进出口增长163.7%,增速保持广西第一。

7月23日,玉林海港码头迎来首艘外轮靠泊。

破局:智谷驭浪向图强

人工智能时代呼啸而来,反应快半步、落地深一寸,就是最大的发展机遇。

早在2023年8月,玉林市就前瞻布局“玉林智谷”建设,以“向海而兴”为导向,锚定“立足北部湾、借势大湾区、辐射东盟圈”的宏图,矢志打造广西人工智能产业高地、面向东盟的算力枢纽和数字丝路战略支点。

秉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玉林市密集赴深圳、杭州、北京等地招商引智,对接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创新资源,为“玉林智造”引来源头活水。

2024年9月,中国—东盟(玉林)低空经济产业园开园,剑指粤港澳低空枢纽、东盟出口基地,这也是广西首个低空经济示范园。随后,总投资30亿元的安全应急产业园、总投资13亿元的兴德智能物流园等项目相继落地。2024年,玉林市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暴涨52.6%。

2025年新春,玉林市成立人工智能工作专班,书记市长“双挂帅”任组长,46个部门联动打通政策、资金、技术、人才壁垒,以强基固本、玉柴领航、AI赋能等“五大工程”,推动AI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短时间内,玉林创下多个“广西地级市率先”——成立首个AI创新赋能中心;首推政务AI助手“玉小智”;首建DeepSeek政务应用集群……

依托220多万海外侨胞优势,玉林市主动服务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推进跨境电商平台建设;推动玉柴数据中心动力装备在东盟应用;积极参与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探索实践“北上广深技术+玉林加工+东盟市场”协同模式,开放的大门正越开越大。

2025年以来,玉林市开展人工智能产业外出招商活动50批次,接待人工智能企业来玉考察65批次,与华为、奇安信等签署合作协议,在深圳、杭州等地探索建立“人才飞地”和“离岸人才中心”,创新“研发在外、玉林智造、服务东盟”区域协同模式,已签约人工智能项目19个,投资额32亿元。

目前,玉林市获自治区级智能制造标杆、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共52个;18个项目分别获得2025年第一、第二批广西“人工智能+制造”产品、垂直领域模型和典型案例。

这份亮眼成绩单的背后,恰是玉林对“困局”的清醒洞察与向海破局的锐劲——玉林要破的“局”,是千年“望海兴叹”的地理枷锁,是技术资源匮乏的先天壁垒,是区域协同不畅的发展梗阻。

未来科技鲲鹏企业联盟副理事长顾惠波直言:“玉林智谷”,正是玉林立于潮头的破局支点,以全域开放之姿,在向海图强的航道上打开新局——更以数智为纽带,串起产业升级、人才回归、区域协同、民生改善的高质量发展闭环。

随着“玉林智谷”战略全面起势,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浪潮在玉林风生水起,一场静水流深的技术革命,正以春风化雨之势重塑这座广西工业老城的基因,推动“玉林制造”向“玉林智造”裂变跃升。

竞逐:十虎腾跃破茧路

为加速AI赋能实体经济,2025年新春,玉林市创新推出“十虎竞玉林”机制,推动7个县(市、区)和3个市直园区,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玉商玉工回归、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文化塑城、“连心”工程、“净土”工程——这“六个提档升级”,以及“联运河、织水网、建枢纽”新三件大事上竞相发力、比学赶超。

机制活,则全局兴。

龙潭临港产业园区剑指“向海智港”。AI深度融入华友锂电、柳钢中金等企业血脉。智能系统驱动下,超薄铜箔产值激增,热轧物料管控效率飙升,2025年上半年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5.76%,增速居广西一级园区榜首。

玉州区锚定“数字引擎”。建成广西首个内燃机产业数字生态平台,玉柴等300余家企业接入“数字快车道”,产业升级动能澎湃。

福绵区深耕“纺织智变”。3000多家经营主体,年产服装12亿件(套),年产值超300亿元。今年上半年,福绵区有8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排名玉林市前三位。

龙潭、玉州、福绵这“三虎”争先,正是“十虎竞玉林”的鲜活注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十虎竞玉林”,不仅为“六个提档升级”注入了澎湃动能,更助推了“新三件大事”取得突破。

玉柴智慧工厂生产车间。

智造跃迁,玉柴领航“现代产业体系构建”。

走进玉柴“黑灯工厂”,机械臂精准挥舞,AGV小车灵动穿梭,一台台重型发动机高效下线,生产周期锐减80%!这里是全国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正引领中国动力装备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新三件大事”注入人工智能基因,率先在玉林市国家市级水网先导区上演“数字治水”攻坚战——通过数字孪生、AI、大数据等技术构建“智慧水利中枢”,打造“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功能体系,AI化身“先知之眼”提前48小时预判洪峰轨迹,可让灾害损失降低65%。建成全国首个灌区“监管一张图”,灌溉效率跃升15%。这套被水利部树为标杆的“玉林解法”,既是传统基建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更是中小城市以AI应对自然的破局密码。

玉林市人工智能发展专家顾问高峰精辟总结:从向海开放的“赛道竞速”,到AI赋能的“技术比拼”,“十虎竞玉林”的本质,是用机制创新打破惯性,用协同合力攻克壁垒。当“十虎”在向海图强的坐标上找准定位,在AI赋能的赛道上全力冲刺,“六个提档升级”便有了具体的实践者,“新三件大事”便有了扎实的推进力。

高峰认为,“六个提档升级”如北斗导航,精准锁定六大主航道;“新三件大事”若盘古巨斧,劈开“通江联河达海”等基建桎梏;“十虎竞玉林”军令状似燎原星火,点燃竞速引擎。三者构成攻守兼备的黄金三角——战略导航指明方向,基建重器破除瓶颈,竞争机制点燃引擎。

化雨:AI甘霖润万家

依托“玉林智谷”的技术底座与“十虎竞玉林”的机制活力,玉林市梳理出52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谋划清单,在制造、政务、医疗、农业、民生等11个领域深度推广应用。

产业转型添动力。玉林恒光瓷业智能化改造后能耗降30%;柳钢中金AI情报助理提升原料决策效率60%;三环集团AI设计压缩陶瓷新品研发周期至12天。

政务服务更高效。政务AI助手“玉小智”覆盖6221个政务服务事项,日均处理咨询超5000次;警务助手“i玉警”,让补办身份证等业务实现“指尖办”。

民生保障有温度。参皇养殖智慧平台带动万余农户增收;容县沙田柚、陆川猪等数据产品在深圳数据交易所上市,成为全国首批乡村振兴数据产品。

“玉品出海”加速度。AI驱动外贸提质增效,外贸版图扩至160个国家。2024年,玉林市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149%,连续两年领跑广西。

无人驾驶耕地机、插秧机以及农用型无人机等各种智能化农用机械今年在玉林早稻种植中频频亮相。

从车间到田头,从办事窗口到生命守护,AI的甘霖已悄然浸润玉林大地。这并非技术的自发流淌,而是“玉林智谷”筑基赋能、“十虎竞玉林”实干落地的生动结晶。

当智能成果转化为政务的高效、医疗的精准、田野的丰收、商贸的繁荣,当744万玉林人民真切触摸到科技的便利与温暖,“向海图强”的航程便有了最深厚的民意根基,人工智能赋能的战略也完成了从云端到泥土的价值闭环。

这一切,正是玉林对“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的生动作答。

玉林龙潭临港产业园区一角

以“全域智治”重构产城生态,玉林正将AI价值深深扎根于桂东南大地、融入向海图强产业链;以“北上广深技术+玉林加工+东盟市场”协同模式,生动诠释了开放合作是AI活力的源泉。

从2023年8月“玉林智谷”的前瞻布局,到2025年新春数字经济“一号发展工程”的雷霆落地;从“十虎竞玉林”的铮铮军令状,到“六个提档升级”与“新三件大事”的协同推进:玉林以制度创新破除机制壁垒,以技术创新突破产业瓶颈,更以双轮驱动破解“后发劣势”,锚定北部湾数智枢纽节点,剑指东盟数字蓝海,为城市数字化转型,锻造出可复制、可推广的“玉林范式”。

今日之玉林,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昂扬姿态,张开双臂拥抱人工智能的星辰大海。

在这里,我们见证了智慧与创新碰撞出的磅礴力量,望见了人工智能时代喷薄欲出的曙光,更触摸到了下一个发展破局点的滚烫温度——那是玉林向海图强的雄心,是AI赋能千行百业的璀璨未来,更是玉林作为南方沿海城市涅槃重生的无限可能。(韦青林)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