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产业园区改革发展办公室 主办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地市资讯

崇左大新县:挺起产业脊梁 激活开放动能

2025-08-07 16:19     来源: 广西云-广西日报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生产线上的工人正在组装医用电子仪器。

游客乘船游览大新县垌那·屿湾景区中的黑水河。

游客在硕龙口岸排队有序入境。

南疆边关,巍峨耸立;黑水河上,碧波荡漾。

今年以来,崇左大新县全体干部群众齐心协力、拼搏奋进,全面落实自治区“新春第一会”精神,紧紧围绕“六大战略”,精准锚定“六县”目标,全力以赴推动各项事业发展,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期中答卷”。

上半年,大新县经济发展态势良好,稳中有进。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建筑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9.8%,固定资产投资更是强势增长38.6%,各领域发展动力强劲。

产业智造强“筋骨”

8月3日,走进大新县新材料智造产业园,崭新的厂房林立,园区道路交织,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这些“筋骨”让产业园魅力尽显,吸引众多客商前来。

西西里电梯厂房内,自动化生产线全力运转制造电梯零部件。作为广西本土电梯研发生产企业,西西里电梯不仅在西南市场扎根,产品还远销越南等东盟国家。公司总经理袁登基表示,正稳步将东部产能转移至此,并计划在东盟国家开设生产线,提供高性价比产品。

产业园的蓬勃发展活力与潜力获国家高度认可,《创新模式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共筑边境特色智造产业园》入选全国产业转移合作典型模式案例,在广西县域中独树一帜。大新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林龙俊谈及此事,难掩自豪之情。

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重点企业纷纷展现出稳健发展的态势。新振锰业年产20万吨中低碳锰铁项目运转良好,大新中能建新能源有限公司等一批新生力量跻身规上企业行列,为园区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招商工作也喜讯连连。上半年,广西同方启辰计算机有限公司等8个新项目成功签约落户,总投资额超过20亿元,为产业园的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如果说项目引进和企业发展是产业园的“血肉”,那么生产车间的变革则是其“灵魂”的升华。广西东来新能源等企业上榜“广西智能工厂”,瑞和光电车间获评“广西数字化车间”,老字号企业也积极拥抱AI。智能化赋能结出硕果:今年1—6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38.35亿元,同比增长8.7%;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达9.5亿元,同比激增39%。

成绩背后,是广大干部的辛勤付出。他们扎根一线,提供“一对一”贴心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盛源微、恒生泰等7个项目在干部协调下加速装修,计划下半年投产;侨场31亩地块腾挪工作有序推进,未来将引入洗涤、屠宰企业;“三月三”专场招聘活动为企业输送240余名新员工,缓解了用工难题。

“这里区位优势独特,既是国际口岸,又是通往东盟的重要通道,政府服务还高效到位。”各企业负责人的肺腑之言,道出了选择奔赴大新的共同心声。大新,正凭借自身优势与各方努力,在发展道路上大步迈进。

边关山水旅游热

晨光中的德天跨国瀑布,薄纱轻笼,势若奔雷。

每天,归春河碧波之上,一艘艘竹筏载着欢声笑语,穿行于两国山水之间。在大新县,这条独特的边境线,已化作一条生机勃勃的文旅“热线”。

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秀美山水,大新积极“筑巢引凤”,热情欢迎八方来客,共赏边关魅力。

新景区、新玩法不断涌现。黑水河上,安全评估正在进行,很快,游客便能乘竹筏畅游山水;恩城水乡的星空帐篷露营地、亲子游乐区,每到节假日就会吸引大批家庭前来;伏那秘境的溪流步道和景观刚揭开面纱,就引来游客打卡拍照。

老景区也在升级。德天跨国瀑布景区的游客逐年增多,为此,新建的第二游客中心附近一口气增加了将近3000个停车位,大大缓解停车难问题。秘境丽世度假村等几家高端酒店还入选了国内顶级度假榜单,品质越来越亮眼。

跨境游越来越火热。“我头一回带家人来中越德天(板约)跨国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区游玩,沿途的风景美不胜收,整个旅游过程体验感也很好。”来自广东的游客卢伟兴奋地说。今年上半年,已有超过750批、上万名游客体验了“一日游两国”。跨境马拉松、边民山歌会等热闹活动一场接一场,加深了两国民众的情谊。

为让游客玩得舒心、放心,大新利用科技助力体验升级,推出“智慧旅游服务平台”,游客不仅可在手机上查看景点信息、线路推荐、双语解说以及找车位、预约中越翻译等,还可利用AR/VR技术,提前“云游”景点、体验动态导览。

针对跨境游,中方通过“刷脸通行+实时预警”系统和大数据手段,高效管理跨境人员流量,并联合边检、海关、文旅等多个部门以及越南有关方面,形成了合作运营管理机制,确保游客安全顺畅往来。

数据显示,1—6月,该县接待国内游客近575万人次,旅游收入近59亿元,同比增长均超过20%。大新正以独特的边关山水风情和浓郁的跨国文化,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体验。

口岸潮涌风帆劲

8月4日清晨,硕龙口岸,越南边民阮文秀通过刷指纹、刷卡,不到2分钟就轻松过关进入中国。“现在过关像回家一样快!”她笑着说。

如今,通关效率大幅提升,硕龙口岸上半年有近2万人次往来,上半年全县外贸进出口总额预计完成8.3亿元,边贸市场热闹非凡。

通关快,口岸升级是关键。岩应互市点成功升级为贸易区,岑溪至大新公路用地获批,德天至硕龙公路也加快建设。这些变化,让口岸承载力不断提升,客商往来更顺畅。

不止通关快,跨境产业也在聚集。

今年3月底,一场跨境交易会在大新县新材料智造产业园成功举办。140余家中越企业对接交流,现场签约4个项目、总投资5亿元,搭建起中越跨境供应链平台。仅此一项就带来1.33亿元采购订单,有效降低了企业跨境贸易成本。配套的落地加工产业园已在规划建设,吸引了深圳盐田港物流等知名企业前来洽谈。

优服务,为企业跨境减负。当地一支专业服务队往返于中越两地,帮助企业解决异地通关难题,送政策上门甚至“代跑”外贸补贴,让企业轻装上阵,让中国产品加速融入东盟产业链。

在双边官员的反复磋商下,硕龙与越南里板口岸正式开通。与此同时,大新正与越方共商大计:力争将里板口岸升级为国际口岸并开放板空通道,明确“人车分离”的通关定位,即硕龙—里板走旅客,岩应—板空通货车。两条通道的清晰定位,将畅通未来跨境贸易的大动脉。

回望来时路,展望新征程。大新县委书记施展表示,大新正全力以赴,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精准的举措,冲刺全年目标。

记者 管林华 通讯员 黄丹丹 实习生 刘子雅 文/图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