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新材料年产100万吨高端不锈钢制品精深加工项目正在安装设备。记者 赵超/摄
图为建晖纸业生产车间忙碌景象。(藤县经开区供图)
平整的土地上,一栋栋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飞溅的火花中,新的生产线即将安装完毕……连日来,记者走访梧州市各大产业园区,所见所闻都是一幕幕火热的建设场景。
稳增长、调结构、育动能、惠民生、防风险……保持经济稳中向好,投资发挥着关键作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梧州市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高质高效推进项目招引和投资促进工作,全力做好强产业文章。一个个新项目的引进、落地、投产,让梧州产业树不断壮大;一条条产业链的延伸,让梧州产业林扩面增效。
招大引强有底气
7月17日,走进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梧州)高新片区,只见大货车来来往往,展现出强劲活力。“从去年10月底立下第一根厂房柱,到现在98%的设备就位,我们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谈及项目的建设情况,片区内弘毅新材料项目负责人肖永刚感慨良多。
弘毅新材料年产100万吨高端不锈钢制品精深加工项目的车间里,笔直的不锈钢轧制产线一眼看不到头,运行速度高达每分钟800米的充入活套已经就位,工人们正在安装轧机的机体配管。“这是全国最快的不锈钢冷连轧生产线,可将3毫米厚的不锈钢卷轧制成0.3毫米厚。”肖永刚自豪地说。
弘毅新材料项目缘何落户梧州?
这就不得不提及梧州市的另一大产业园区——梧州市长洲不锈钢制品产业园。该产业园目前已形成“回收—冶炼—热轧—酸洗—冷轧—制品”的不锈钢再生循环全产业链,可以便捷地为弘毅新材料项目提供原料。
在刚刚召开的梧州市招商引资工作推进会上,该市要求各部门深入研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政策导向,把准各县(市、区)、各园区发展定位和主导产业,聚焦重点产业延链补链强链,进一步提升招引工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梧州市的产业优势何在?
锚定“再造一个工业梧州”目标,梧州市循环产业已成为其支柱产业。在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临港经济区、不锈钢制品产业园三大产业园区,已形成涵盖再生不锈钢、再生铜、再生铝、再生铅锌、再生塑料及汽车再制造等六大循环产业体系。梧州市先后被评为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国家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试点城市。
久久为功,产业树发展成产业林。
“产业集聚效应是我们招商引资的底气所在。”梧州市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说。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梧州市新签约项目117个,投资总额389.7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0.2%;其中新签约制造业项目107个,投资总额373.4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6.7%,率先完成年度新签约制造业项目投资总额任务,制造业项目占比95.8%。
招新引优抢机遇
按自治区党委要求,梧州充分发挥西江黄金水道、紧邻粤港澳大湾区等独特优势,加快发展现代化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努力走出符合梧州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背景之下,梧州市招商团队抢抓机遇,直面竞争,打好一把手招商、专班招商、产业链招商、场景招商等组合拳,创新“11244”工作法,以优质服务吸引一批全新项目。
在藤县经济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园内,广西建晖纸业有限公司林浆纸一体化项目一期于去年底投产,两条总年产60万吨的包装纸生产线正开足马力生产。同时,今年新建的30万吨化学纸浆产线正在快马加鞭建设,预计年底前投产。
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激烈竞争中,这家东莞企业之所以落户藤县,除了其毗邻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竹木资源丰富的优势外,更被梧州、藤县两级优质营商环境所吸引。
建晖纸业在藤县的发展创下了两个“最快”:一是一期两条生产线建设从2023年10月12日开工,到2024年9月底基本建成,不到一年的时间,实现了同类纸厂建设生产的国内最快速度;二是配套的藤县新材料产业园热电联产项目也在一年时间内实现调试发电,开创了同类型热电厂的先例。
距离建晖纸业不远处,工程车正忙着土地平整工作,这片土地新近规划的钛白新材料产业园(化工园区),即将迎来另一重大项目——北京海望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绿色航油生产及绿氢应用项目的落地。该项目总投资80亿元,建成后预计年产值可达180亿元,年税收28亿元,不仅能有力推动当地经济发展,还将为藤县引入链主企业,带动绿色能源产业上下游协同发展,对构建绿色能源产业体系意义重大。
项目高度决定发展高度,招商力度关系发展动能。
梧州市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介绍,1—6月,梧州各县(市、区)、园区、各产业招商小组一把手累计带队外出招商84次,推动12个重点项目签约落户。该市将持续推动各县(市、区)、园区、各产业招商小组“一把手”每月外出招商,带头走出去、带头谈项目、带头解难题,协调推动重大项目落地。
项目为王优服务
三大产业园区共签约项目28个,投资总额181.4亿元;粤港澳大湾区投资占比稳中有进,新签约粤港澳大湾区项目63个,投资总额127.5亿元。
翻开梧州市上半年的招商引资成绩单,数据喜人。其背后,是一以贯之、坚持不懈的方法论。
“没有投资就没有未来”,该市首先从思想上保持清醒认识和紧迫感,强化一把手招引项目,以商招商、精准招商、靶向招商、驻点招商,提升服务质效,提升招引工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上半年,天津源泰德润、翅冀余气回收利用一期等8个重点项目顺利破土动工,智慧鑫源、雄球等2个产业项目竣工投产……”对园区新招引项目落地情况,梧州临港经济区管委会副主任王学武如数家珍。
今年以来,临港经济区聚焦资源循环利用、金属新材料主导产业全链条靶向招商、全周期服务保障,构建项目“招引签约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竣工投产一批、谋划储备一批”的梯次发展良性循环格局。
“我们绘制招商图谱,紧盯目标产业和领域招商。”王学武说,该经济区上半年新签项目4个,总投资达81亿元,新签约项目集中在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和金属新材料产业领域。其中,鑫宸再生铝精深加工产业延链项目、裕丰年产25万吨氧化锌项目,均为产业链下游精深加工项目。
“拼服务、拼要素保障,招商比拼的是综合素质。”梧州市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说。
招商专业化程度和精准度不断提升。今年以来,梧州市设置“6+7”专班招商体系,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加快集聚。同时,成立“三大区”招商工作队伍,充分利用广西(上海、深圳、北京)产业合作中心等平台资源联动招商,发挥梧州市驻粤港澳大湾区产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作用招引产业项目。其中,新签约粤桂年产50万吨循环资源交易中心、华星行(苍梧)珠宝首饰加工等粤港澳大湾区项目63个,投资额占全市比重32.7%,同比提升4.5个百分点。
创新开展场景招商。梧州市探索市场资源配置新路径,针对重点产业挖掘场景“机会清单”和链主企业场景“能力清单”,对可对外招商的厂房、用地进行机会应用场景全方位建模拍摄,对链主企业深度访谈展现能力应用场景,助推引进一批比较优势产业,促进产业集聚发展。
崭新的招商模式正在创建。梧州市正着力谋划一批场景机会和场景能力项目,推动产业培育和发展从“给政策、给优惠”到“给机会、明选择”转变,推动一键选地、一键选厂、一键选商新模式,形成一批拿地即开工、拎包入驻的项目,吸引优质的应用场景能力企业落户。
(记者 赵超 通讯员 李娴 李妍)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