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兴业县经济数据亮眼:GDP同比增长6.3%,比预期目标高1.3个百分点。
作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首季“开门红”对全年经济工作具有重要引领作用。
6.3%,含金量如何?
横向看,44个经济指标中,兴业县22个指标增速排在玉林市前三,25个指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纵向看,GDP增速比去年全年高出3.5个百分点,呈现逐季向好、逆势上扬的良好态势。
从负增长的“后进生”,到全面达标的“优等生”,兴业县增速动能从何而来?
关山万千重,山高人为峰。“数据的背后,是全县党员干部齐心协力、真抓实干的生动缩影。”兴业县委书记华海德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
干字当头 锻造拼经济红色引擎
4月23日,兴业县委组织部、统战部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及产业人才代表25人组成考察团,赴广西北港西江港口公司,开展“兴港一家红融运河”产业人才对接交流活动。
兴业县是玉林融入平陆运河经济带的重要门户。如何通过阵地共建、技术共享、项目合作等,为兴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党建成为重要的红色引擎。
“这次交流活动,让我们找准了产业链延伸的突破口。特别是在运输方面,看到了降本增效的新方向。”考察团成员、广西兴业远大建材有限公司负责人梁进表示。
抓党建就是抓生产力。今年自治区“新春第一会”以来,兴业县坚持把“实干为要”作为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第一担当,推动全县党员干部奋战在产业链上,鼓足干劲、争当先锋,围绕项目建设、产业链招商、助企纾困等重点工作,通过“以学促干”提升能力、“亮晒成绩”争当先进、“结对助企”解难纾困等举措,提振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
在全力“拼经济”、奋战“开门红”的浓厚氛围中,兴业县广大党员干部主动谋思路、领任务、提质效。该县“新春第一课”干部履职能力提升计划中,经济部门领导干部就围绕经济高质量发展、人工智能等内容,接受了一场集中培训。
厉兵秣马,重在落实。从一场场集训中脱颖而出的业务精英,深入企业、园区开展“结对助企”解难纾困。在“组织点将+部门举荐”方式下组建的“助企先锋队”“招商先锋队”“项目管家”等队伍,深入项目一线了解企业诉求,聚焦企业资金、用工等需求,主动上门送政策、送服务。截至目前,在10次集中助企服务活动中,全县共走访企业150多次,收集问题诉求53件、办结28件。
大抓工业 挺起高质量发展脊梁
开年以来,兴业县工业成绩尤为亮眼。
“一季度,工业对经济的贡献率达43.68%,拉动GDP增长2.75个百分点。”兴业县统计局副局长陈婷婷介绍,去年,兴业县工业投资增长97%,增速在玉林市排名第一,工业投资增长对GDP增长贡献率达21.7%。
“兴业是农业大县,但我们的工业底子也不薄。”兴业县县长王永坚介绍。
近年来,依托毗邻粤港澳大湾区独特区位优势和“广西氧化钙之乡”等资源优势,兴业县坚持工业强县战略,规划建设了广西兴业产业园区,下设大平山健康食品产业园、葵阳新材料产业园、兴业轻化产业园3个分园区。同时加快培育林产加工、轻工制品添加剂、农产品深加工三大轻工业,打造主导产业和轻工业“3+3”产业链。
近年来,兴业县坚持工业强县战略,规划建设了广西兴业产业园区,下设3个分园区。图为园区入驻企业广西兴业时泰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货仓里,工人正在装运碳酸钙产品。记者 邓盛龙 摄
5月7日,在玉林市葵阳新材料产业园,兴业诚钢钙业综合利用有限公司一辆辆满载的货车鱼贯而出。
“今年,我们的产品出口到巴布亚新几内亚。”该公司总经理徐超能介绍,最近,公司一直在赶生产、忙接单。新开拓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市场,目前已出口产品1.7万吨,带动工业产值提升10%。
今年以来,兴业县加快落实“人工智能+”行动,深入推进“千企技改”工程,大力推动水泥、建材、食品、化工等传统产业升级发展。
在兴业葵阳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车间里生产线全速运转,中控室大屏实时生产数据不停跃动。
“关键设备数控化率达98%。”该公司办公室主任顾基民介绍,公司去年实施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实现生产效率提升90%、资源综合利用率提升90%、研发周期缩短60%、运营成本下降20%,获评“广西智能工厂示范企业”。
这是兴业县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目前,该县碳酸钙年产值超24亿元,产品畅销粤港澳大湾区和东南亚市场。
兴业县经济贸易和科学技术局副局长陈荣介绍,近年来,该县投入近3亿元鼓励、引导碳酸钙企业建设30个技改项目,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得益于技改政策驱动,一季度,该县工业生产延续较快增势,规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保持两位数增长,分别增长24.18%、15.2%。
问需于企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走进兴业轻化产业园,一栋125米高的白色塔式建筑格外醒目。这是广西珈玛特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新型肥料项目的核心组成部分——化肥造粒塔。今年1月,该公司正式投产,每天可生产1600吨复合肥。
广西珈玛特的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装袋。玉林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陈东 摄
“从落地建设到项目投产,仅用了半年时间;从投产到上规,仅用2个月。当地政府的优质服务,令人印象深刻。”生产车间内,公司董事长覃艳初满是赞许。
珈玛特的成长,是兴业县服务项目发展的生动案例。该县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推进项目建设。
今年一季度,兴业县共计开竣工项目13个,投资总额达18.87亿元。其中,亿元及以上项目完成投资增长101.4%,对全县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42.42%。
这厢产线忙,那厢茶飘香。
初夏时节,兴业县葵山茶园里薄雾缭绕,茶农们穿梭于翠绿的茶树间。兴业县茗韵茶业有限公司的标准化厂房内,全自动生产线正将一片片鲜叶转化为清香四溢的成品茶。
董事长宁昆是土生土长的兴业人。2023年4月,受玉商玉工回归号召,宁昆从深圳返乡投资创业,从项目签约到投产仅用两个月。“办证、用地、基建全程有专班专人对接,效率堪比一线城市,我有信心把‘兴业茶’品牌推向全国。”宁昆说。
兴业县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何时达介绍,该县在2024年全区优化营商环境第三方评估中,综合得分94.70分,位列全区第4名,较2023年提升22名,位于全区第一梯队。其中,开办企业、办理建筑许可、登记财产、纳税、市场监管5个指标排全区第1名。
这为兴业县拼“开门红”注入强劲动能和信心。
问需于企,问计于企。如今,行走在兴业各产业园区,处处可见党旗飘扬的建设工地、党员驻点的企业车间。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华海德表示,兴业县将锚定上半年目标,压实狠抓落实责任链,抓好农业挖潜增效、推动工业提质升级、持续激发消费活力,奋力冲刺“双过半”。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