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产业园区改革发展办公室 主办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地市资讯

从“开门红”看贺州工业经济发展“密码”

2025-05-15 09:41     来源: 贺州日报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5月的贺州,各大企业生产线上机器运转发出隆隆轰鸣。在广西贺州鹏达新材料有限公司不锈钢卷板生产车间内,完成综合技术改造的热轧生产线高速运转,一卷卷银亮的不锈钢板正被装车发往全国各地;广西科谷高端非金属复合新材料项目(一期)、贺州高新区瑞邦医疗器械产业园项目等工业项目达成签约,超过120亿元的签约投资额为贺州市工业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今年一季度,贺州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06.8亿元,同比增长14.2%,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0.6%,增速跃居广西第六,全市工业经济实现“开门红”。

这座桂东小城,何以在复杂经济形势下逆势而上?答案就藏在贺州一个个工业园区里。

贺州把“7+N”重点产业体系作为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推动重点产业全链条升级发展。今年一季度,7条循环产业链累计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98.4亿元,同比增长15.5%,占全市规上产值比重95.9%。

贺州的“稳链”逻辑清晰:聚焦高端碳酸钙、金属新材料等7大重点产业,推动上下游协同。贺州绘制产业链图谱,按图索骥补短板。5月6日,贺州举行“比学赶超”抓项目建设动员活动暨广西科谷高端非金属复合新材料一期项目开工仪式。广西科谷高端非金属复合新材料项目一期项目总监李绍甫介绍,项目建成投产后,计划年产纳米级碳酸钙15万吨,进一步提升贺州碳酸钙产业集群效应,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集群效应带来显著竞争力,一季度,7条循环产业链贡献了全市95.9%的规上工业产值。鹏达不锈钢热轧生产线竣工后,每吨板材成本进一步降低。如今,贺州高端金属新材料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一条“矿山—冶炼—精深加工—应用”的产业链呼之欲出。

在当前复杂的经济环境下,贺州的纾困之道,在于“早”和“实”。春节前,《贺州市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方案》《贺州市厅级领导联系服务重点工业企业工作方案》《贺州市2025年减停产企业大走访工作方案》提前出台,通过加快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深入开展减停产企业大走访活动、强化惠企政策宣传,多措并举全力打好提速增效开局战。一季度,44家企业“扭负为正”,规上工业企业增至497家。

今年初,投资5亿元的瑞邦医疗器械产业园项目和贺州乐益迪高端医疗器械项目在贺州高新区举行签约仪式。贺州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罗瑞田介绍:“我们将以最大的诚意、最优的政策、最好的保障,为生物医药企业及创新创业者提供全生命周期‘一站式’便捷服务,确保企业在高新区创业无忧、创新无虑。”

园区提质,规划先行。贺州将《产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2025-2035)》列为年度重大行政决策,明确各园区主导产业定位。与此同时,基础设施短板加速补齐,一间间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一条条厂区道路升级改造……

软环境同样关键。在平桂区政务中心,“企业迁移登记一件事”专区让原本“两地、多次往返、多环节、多次材料提交”的繁杂模式优化为“一地、一窗、一次、一个环节、一套材料提交”的极简模式,办理环节由繁入简,办理时限极限压缩,申请材料持续精简,跑动次数也由10次减至3次,让不少企业负责人由衷感叹办事效率的提升。

从首季数据看,贺州工业经济成绩显著,这既源于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的转型升级,也得益于新兴产业“小苗成大树”的快速崛起,更离不开营商环境“土壤改良”的持续优化。自实现首季“开门红”以来,贺州正以改革创新为驱动,推动工业经济加速向“双过半”目标迈进。(记者 何沈扬)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