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摄制:记者 覃显钧 实习生 陈雨晴
9月19日,2025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与东盟国家园区对话会在南宁举行,来自国内与东盟国家的多名专家学者和投资商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广西与东盟国家在产业园区领域的合作机遇。
会上气氛热烈,嘉宾们交谈甚欢。与会者们认为,广西面向东盟有着地理毗邻与政策协同的优势,是中国装备制造、数字经济、新能源等先进产业“出海”的重要桥梁;东盟国家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初级加工和消费市场端潜力出色。依托广西沿边临港产业园区的重要优势,双方在产业链供应链等领域的合作有着巨大空间。
图为对话会现场。记者 黄远来 摄
“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3.0 版谈判的完成,我们也正持续开拓与东盟国家的合作模式。”广西凭祥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黄建辉表示,凭祥产业园区已创新“东部研发+边境智造+东盟组装”跨境产业合作模式,聚力打造东盟特色产品加工、优势特色资源加工、高端装备等六大“百亿级”沿边特色产业集群。
作为中国和马来西亚两国政府合作项目,中马钦州产业园区依托钦州港水果、肉类、毛燕等特色产品进口优势,成功推动马来西亚毛燕入华,构建首条中国—东盟燕窝跨境产业链。“我们以园区为载体,推动中马“两国双园”联合理事会议事协调机制常态化运转,促进中马两国在双向投资和跨境产业链等领域取得积极成效。”中马钦州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左孔天表示。
在东盟国家客商看来,广西沿边临港产业园区在产业集群、投融资渠道、基础设施配套等诸多优势颇具吸引力,期待与其在未来开拓更多合作。
越南安美德隆城工业园区商务专员阮氏梅香介绍,泰国安美德集团聚焦汽车、太阳能、电子等高新产业,在越南广宁省下龙市打造工业园区。“我们选择广宁省投资,就是看中这里毗邻中国东兴口岸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希望能与广西沿边产业园区建立合作,形成产业互补的格局,携手开拓越南市场。”她说。
图为嘉宾们共同座谈交流。记者 黄远来 摄
当前,中国同东盟国家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经贸往来保持良好势头。2024年,中国与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等5个东盟国家双边贸易额均突破千亿美元。瞄准这一契机,不少来自国内发达地区的企业纷纷看好广西这片热土,积极投身于广西沿边临港产业园区的投资与运营中。
“深耕产业园区运营与服务多年,我们深知园区合作对区域产业升级和跨境协同的重要推动作用。”深圳市中鑫泰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裁尹力分享道,该企业在广西运营的大新产业园,以“先引凤、后筑巢”的创新模式引进多家龙头企业,并通过产业共谋、利益共享等机制,帮助入驻企业抢抓“出海”机遇,对接东盟商机。
对话会上,广西与东盟国家、东部省份签署项目合作协议。记者 黄远来 摄
深圳市投控东海投资有限公司聚焦金融领域,促进广西与东盟国家在产业园区领域的合作多元化。“我们正探索与东盟国家的主权财富基金、知名投资机构、产业园区等共同发起设立跨境合作基金,既能支持中国企业依托广西园区‘走出去’,也吸引东盟国家的龙头企业‘走进来’,实现产业链的无缝对接和优势互补。”该企业总经理赵守明表示。
在广西与东盟的持续双向奔赴下,此次会议也取得诸多成果。会上发布深化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与东盟国家园区合作倡议,推动广西与东盟国家、东部省份开展6项合作共建项目,与东盟国家产业园区结成11对合作伙伴关系。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