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产业园区改革发展办公室 主办

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丨2023中国—东盟环境合作论坛侧记

2023-09-18 09:24     来源: 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中国和东盟国家山水相连、命运与共,友好交往源远流长,时下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领域之一。

9月16日,2023年中国—东盟环境合作论坛在南宁举行。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供图

9月15—16日,由生态环境部、自治区政府主办的2023年中国—东盟环境合作论坛在南宁举行。本届环境合作论坛活动包括1场圆桌对话、4场分论坛和中国—东盟国际环保展等。其间,东盟国家环境部门、驻华使节、中国地方生态环境部门,以及相关国际组织、研究机构、企业等近500名代表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参会。与会嘉宾围绕“共商气候与环境协同治理之策,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的主题,分享真知灼见,携手同心,凝聚智慧,全方位、多层次、高效率地展开交流合作,使绿色发展伙伴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推动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走深走实。

聚焦环境政策对话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

在“迈向COP28:中国—东盟气候适应行动的区域贡献”分论坛上,来自中国的与会嘉宾谈到,中国始终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将应对气候变化摆在国家治理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坚持减缓和适应并重,取得了积极成效。中方愿与东盟各方开展气候变化的务实合作与交流,共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福祉,实现互利共赢。

目前,中国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正积极推进区域气候适应合作。下一阶段,该中心将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对接《东盟共同体愿景2025》,进一步落实《中国—东盟环境战略及行动框架(2021—2025)》,探讨开展中国—东盟气候适应城市友城计划等核心旗舰项目,聚焦气候适应投融资,共同建设气候适应技术与项目库。其中,广西发布了《广西应对气候变化重点任务(2023—2025)》,积极推进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和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下一步,广西愿与东盟各国加强适应气候变化对话和交流合作,分享气候适应的政策、行动计划和最佳实践,参与构建全球气候适应城市伙伴关系,共同推动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可持续发展。

来自中国和东盟国家的与会代表还围绕中国—东盟红树林保护等议题进行交流,同期发布《中国—东盟气候适应社区支持倡议》,希望联合各利益相关方共同提升区域气候适应能力,促进可持续发展。

深化环保产业技术交流 促进合作走深走实

本届环境合作论坛期间,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携手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深化环保产业技术交流与合作,成为与会代表的共识。

在“拥抱RCEP新机遇:中国—东盟生态环境产业与技术发展论坛”上,一些与会嘉宾介绍说,当前生态环保产业已成为中国东盟合作框架下的优先合作领域,有力推动了全球经济绿色复苏。作为环保产业创新发展的主体,中国的环保企业充分发挥在大型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气治理、垃圾填埋等领域的技术工艺、装备、工程建设等综合优势,积极承接东盟国家环境领域工程项目。

目前,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会同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完成了“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国内首个省级分平台的建设,未来广西分平台将通过开展多维度的合作,为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做好支撑,为中国和东盟国家生态环保产业技术交流与合作做好服务。

展望未来,与会嘉宾一致希望,中国与东盟各国携手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加快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等园区建设,做大做强绿色低碳合作载体;加强资源能源优势互补,积极开展绿色价值链的区域实践和示范合作,构建与东盟国家跨境高效对接的绿色产业链供应链;建设多层次、多渠道绿色低碳技术交流平台,开展技术对接,交流绿色发展案例,分享技术、共享成果。

凝聚绿色发展共识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据介绍,广西生物多样性丰富度居全国第三,近5年发现植物新种50余种,陆生野生脊椎动物新增136种。八桂大地万物竞生,与东盟国家成功实施了多项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项目。

下一步,如何共谋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携手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本届环境合作论坛上,来自中国和东盟国家的与会嘉宾围绕区域绿色低碳发展、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深入交流,为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和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言献策。

来自广西的与会嘉宾介绍,下一步,广西将持续念好“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八字真经,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同时,广西还将积极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与东盟各方深化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合作交流,共同提升区域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福祉,共同建设清洁美丽新世界。(记者 余锋 通讯员 韦夏妮 曹胜平)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丨2023中国—东盟环境合作论坛侧记

2023-09-18 09:24     来源: 广西日报-广西云客户端

中国和东盟国家山水相连、命运与共,友好交往源远流长,时下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领域之一。

9月16日,2023年中国—东盟环境合作论坛在南宁举行。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供图

9月15—16日,由生态环境部、自治区政府主办的2023年中国—东盟环境合作论坛在南宁举行。本届环境合作论坛活动包括1场圆桌对话、4场分论坛和中国—东盟国际环保展等。其间,东盟国家环境部门、驻华使节、中国地方生态环境部门,以及相关国际组织、研究机构、企业等近500名代表通过线上线下的形式参会。与会嘉宾围绕“共商气候与环境协同治理之策,共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的主题,分享真知灼见,携手同心,凝聚智慧,全方位、多层次、高效率地展开交流合作,使绿色发展伙伴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推动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走深走实。

聚焦环境政策对话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

在“迈向COP28:中国—东盟气候适应行动的区域贡献”分论坛上,来自中国的与会嘉宾谈到,中国始终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将应对气候变化摆在国家治理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战略,坚持减缓和适应并重,取得了积极成效。中方愿与东盟各方开展气候变化的务实合作与交流,共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福祉,实现互利共赢。

目前,中国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正积极推进区域气候适应合作。下一阶段,该中心将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对接《东盟共同体愿景2025》,进一步落实《中国—东盟环境战略及行动框架(2021—2025)》,探讨开展中国—东盟气候适应城市友城计划等核心旗舰项目,聚焦气候适应投融资,共同建设气候适应技术与项目库。其中,广西发布了《广西应对气候变化重点任务(2023—2025)》,积极推进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和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下一步,广西愿与东盟各国加强适应气候变化对话和交流合作,分享气候适应的政策、行动计划和最佳实践,参与构建全球气候适应城市伙伴关系,共同推动区域经济、绿色转型、可持续发展。

来自中国和东盟国家的与会代表还围绕中国—东盟红树林保护等议题进行交流,同期发布《中国—东盟气候适应社区支持倡议》,希望联合各利益相关方共同提升区域气候适应能力,促进可持续发展。

深化环保产业技术交流 促进合作走深走实

本届环境合作论坛期间,中国和东盟国家之间携手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深化环保产业技术交流与合作,成为与会代表的共识。

在“拥抱RCEP新机遇:中国—东盟生态环境产业与技术发展论坛”上,一些与会嘉宾介绍说,当前生态环保产业已成为中国东盟合作框架下的优先合作领域,有力推动了全球经济绿色复苏。作为环保产业创新发展的主体,中国的环保企业充分发挥在大型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气治理、垃圾填埋等领域的技术工艺、装备、工程建设等综合优势,积极承接东盟国家环境领域工程项目。

目前,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中心会同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完成了“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国内首个省级分平台的建设,未来广西分平台将通过开展多维度的合作,为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做好支撑,为中国和东盟国家生态环保产业技术交流与合作做好服务。

展望未来,与会嘉宾一致希望,中国与东盟各国携手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加快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等园区建设,做大做强绿色低碳合作载体;加强资源能源优势互补,积极开展绿色价值链的区域实践和示范合作,构建与东盟国家跨境高效对接的绿色产业链供应链;建设多层次、多渠道绿色低碳技术交流平台,开展技术对接,交流绿色发展案例,分享技术、共享成果。

凝聚绿色发展共识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据介绍,广西生物多样性丰富度居全国第三,近5年发现植物新种50余种,陆生野生脊椎动物新增136种。八桂大地万物竞生,与东盟国家成功实施了多项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项目。

下一步,如何共谋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携手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本届环境合作论坛上,来自中国和东盟国家的与会嘉宾围绕区域绿色低碳发展、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深入交流,为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和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言献策。

来自广西的与会嘉宾介绍,下一步,广西将持续念好“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八字真经,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同时,广西还将积极落实全球发展倡议,与东盟各方深化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合作交流,共同提升区域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福祉,共同建设清洁美丽新世界。(记者 余锋 通讯员 韦夏妮 曹胜平)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